长大后,你想做什么?
如果你是女生,恰好又立志成为科学家,那你在班里中注定格外瞩目,你的命运大概率会更曲折。
在你进入科研圈之前,你是很难体会到能活到最后一集的女性科研工作者,要面临多大的阻力,更难以想象社会为女性设置了这样或那样的性别关卡。
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你总算靠近了科研圈,你发现身边的女性科研人逐渐减少,尤其是在博士和博士后研究岗位中。
另一方面,科研歧视或偏见如同“无形的手”,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会在无形中裹挟着每一位和你一样的女性科研工作者。
从选导师,薪酬,基金,合作功劳,职场雇佣,晋升方方面面,可以说,支配你科研生活的每个重要阶段。
1、导师歧视
你将选导师看作步入科研生涯的第一步,这一步你走的很稳,庆幸自己没有遇到不收女生的导师,更庆幸自己没有遇到如下图类型不让导师收女生的师母。
2、引文歧视
当你准备大发论文时,你可能会面临引文歧视,千万别小看引文歧视的力量。
《自然神经科学》(NatureNeuroscience)杂志就曾发表一项研究,分析了6万多篇神经科学类论文,发现其引用的参考文献的作者性别,包含更多的男性作者文章。
更劲爆的是,他们发现这种不平衡主要是由男性的引用习惯导致的,男性在引用文章时,更倾向于引用男性的文章。
如图 MM和WUW引文列表中不同性别作者的过度引用和不足引用的程度。与以女性为第一作者或最后一位作者的论文相比,以男性为第一作者和最后一位作者的论文对男性的引用程度更高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平衡现象仍在加剧 。
如图 引用和被引作者的性别引用率的时间趋势
究其原因,2019年发表的另外一项研究,就明白告诉你,男性不太可能引用女性的工作,可能源于男性对女性的自觉或无意识偏见,导致他们对女性主导工作的更多负面评价。
这让你感觉很无语,但你拿对方毫无办法。(摊手)
然而,更让你觉得无语的是,引文失衡只露出了科学界不平等的冰山一角。研究还指出,在各个科研领域,均有研究发现由女性主导的研究被严重低估。
3、“玛蒂尔达效应”
正应了学者罗西特(M.W. Rossiter)提出的一个说法,科学界存在“玛蒂尔达效应”(MatildaEffect)。
也就是说:女性所做研究的重要性经常被忽视,而男性的贡献被认为是更重要的,人们更愿意给予男性更高的评价。
有许多历史实例表明,女性科研工作者的成就甚至遭到了破坏或错误归属。
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个著名的科研圈女性歧视案例:罗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Franklin)对发现DNA结构的贡献和她曾经遭受的性别歧视和不公。
幸好,现代女性科研人不会再面临罗莎琳德·富兰克林似的不公,环境较为以前大有好转,对于承认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公然偏见正在减少。
但你总能听到身边的女性小伙伴哭诉,科研能力强却被男同门明里暗里讽刺和老板有关系,明明是自己熬夜肝出的成果却无法作为第一作者、被迫让位给男性,或者被踢出署名。
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你第一次切身体会到:女性在学术合作中的弱势地位,往往导致她们的学术成就明显弱于男性。
你躲过了论文这劫,但却没能躲过职场偏见和歧视。它每逢关键时刻就会出现,甚至盘旋在你的学术上空,冷不丁的扔给你几块冰雹。
4、职场歧视
作为班里唯一一个想成为科学家的同学,你开始面临科研职场偏见。
比如大家在介绍你时,总是会刻意强调“女科学家”,“女博士”,但很少有人这样介绍一位男性。
求职时,你会面临五花八门的性别歧视。
2012年,就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科学家收到两组内容一摸一样的简历,简历上一个是女名,一个是男名,评估者给女名简历的分值更低。
你的女同学面试完一家研究所之后,甚至收到了这样的回复:“对不起,我们所长说了,不招女硕士”。仅仅因为她是女生,就不招她,这个理由,导致她直接放弃科研圈。
更有媒体报道显示:简历性别由“女”改为“男”,收到的面试通知次数可以提高42%,实在是魔幻。
男女员工薪酬差距无处不在,学术界也不例外。
同样的工作内容,你的薪资会被压低,低于男同事。
事后你自我反省了下:发现有时自我怀疑和缺乏自信,也可能使自己在谈判中要求的薪酬较低。
稳住脚后,但求不要碰到热搜上面的职场性骚扰。
一项关于女性在实地工作环境中经历的调查显示,她们经常遭受骚扰和攻击。
大家开始呼吁,阻止此类行为,并提供适当补救条款的反骚扰政策,鼓励科研女性举报不良事件,并劝阻不正当利用其地位的上级,你拍手叫好,并极力赞成。
5、外界压力
除了职场压力,你同时也要面对外界的压力。
你将听到如下质疑:
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什么叫嫁给科研,你可以和科研数据结婚领证吗?!
在女性不受重视或鼓励的环境中,你感受到被低估和缺乏支持,你周围的女性同学也有同感。
她们之中,尽管是很优秀的科研苗子,也有好多很早就退出了科学生涯的阶梯,甚至选择一个没有竞争力的非学术职业。
然而,你坚持下来了,非要拼死拼活争做核心岗位科研,你坚持你的想法:不管遇到什么阻碍,女性都要争取核心技能、有话语权的岗位,为未来的女孩子们的公平生活努力。
6、科研婚姻潜规则
进入婚姻阶段,你开始试图平衡家庭和科研之间的关系。
然而你发现,女性生育期和科研事业期有很难调和的冲突。
你和你身边的女性科研工作者达成了共识:为了成为科学家,女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坚持。
身边不乏女性科研人,沉迷婚育,她们自找的吗?
当然不是,这是社会强加的。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女性应该独自带孩子、管家,但这是潜规则。
7、年龄焦虑
你看透了这一切,并拒绝了这个潜规则,但又开始面临年龄焦虑。
毕竟年龄到这了,就要有相应的科研成就。
还好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将女性申请者的年龄放宽至40岁,比男性大2岁,针对女性科研人,评审中执行优先资助政策。
之后女性获得资助的比例在2年内将由33%上升至43%。
你松了口气,第一次感受到国内科研环境对女性越来越友好。
8、女性发文“半边天”
实际上,女性在男性主导的科研领域做出了很多突破性进展。
有数据显示女性发文已有“半边天”。
有研究者统计分析了男性和女性发文章的比例,所有样本中,从1995年到2018年,以女性为第一作者或最后一位作者的文章所占比例以每年约0.60%的速度增长。
以女性作为第一作者或最后一位作者的文章占所有文章的总比例从1995年的36%增加到2018年的50%。
如图 1995-2018年间,顶级神经科学期刊的作者性别趋势(文章比例显示,其中男性为第一作者和最后作者(紫色),女性为第一作者,男性为最后作者(绿色),男性为第一作者,女性为最后作者(灰色),女性为第一作者和最后一位作者(橙色)。MM,男性为第一作者和最后作者;WM,女性为第一作者,男性最后作者;MW,男性为第一作者,女性最后作者;WW,女性为第一作者,女性最后作者。)
与此同时,女性科研人也面对的着更多的挑战和性别不平等经历。
成长路上需要跨过更多的坎,去赢得科研成果,同时也需要榜样的力量。
9、榜样的力量
你看到女性占到全球医务工作者的70%,而中国一线抗疫人员中女性比例超过6成,其中不乏优秀女性科研工作者的逆行背影。
与病毒共舞近30年的“人民英雄”陈薇院士,最早出征疫区,带领团队研发出全球第一个进入临床的疫苗;
又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80后”研究员吴晨,义无反顾踏上战“疫”第一线;
更有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朱华晨博士带领团队调查溯源病毒,揭开病毒真面目。
这些历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获奖人,作为科学抗疫的最美“疫”中人,用实力诠释了“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
更不用说第一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教授,将所有中国男性科研人员甩在身后。
真正实现神话的,不是传说中的神,而是这群不断求索的科研工作者,是曾经仰望星空的我们,是了不起的你、我、他。
在女性为科学进步做出贡献的过程中,不应有任何阻碍她们发挥最大潜力的因素。
你无比期盼一个男性和女性平等地为学术贡献力量的世界。
同为女性科研人,你深感这一路走来,大家真的真的真的太不容易,支撑你们走下来的,不是钱、不是好胜心,而是内心足够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