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7 月 24 日 " 双减 " 落地至今,整整一个月,多地区发布了相关的实施细则、开启了针对教培行业的整改。
在这期间,教培企业砍断不合规业务、裁员节省资金的同时,仓促扎堆转型。
K12 学科培训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双减 " 哨响后,企业将从新的起跑线开始竞争。
雷声大,雨点也不小
" 双减 " 对教培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声响雷,但不少人仍然对教培行业心存侥幸,认为各地的实施细则有所不同,存在 " 余地 "。
但雷声大,雨点也不小,地方实施细则不仅没有留余地,其实施节奏也非常迅速。
山东菏泽 7 月 27 日公告称,不再审批新的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义务教育和高中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暂停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紧接着,7 月 28 日山东三部门针对 " 证照不全 " 的校外机构开展专项整治,并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规范情况列入山东各地重要督导评估内容。
ZAKER 新闻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了一份 " 双减 " 落地前后各地区的动作:
各地一系列整改措施都在告诉教培企业们,这次玩的是真的。
对于教培机构来说,影响最严重的是周末、寒暑假不能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这意味着业务量将大量减少。目前, 多地 " 双减 " 实施细则都规定不得占用法定节假日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
《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简称:北京市 " 双减 " 措施新闻发布)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8 月 13 日,青岛学而思宣布秋季周末将不再开设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课,并合规开设周内学科培训课;8 月 19 日,新东方北京学校宣布秋季将不再开设义务教育阶段的周末学科类课程,将开设部分周内学科课程和周末素质类课程。
ZAKER 新闻注意到,目前,网易有道精品课 App 已不再提供今年秋季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课程。学而思网校 App、高途课堂 App、猿辅导 App、新东方在线 App 不再提供今年秋季周末开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课程。
此外,其他 " 钻空子 " 的路也正在被堵住。
以家教为例,据澎湃新闻,7 月 28 日,湖北宜昌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来自《三峡日报》的文章,其中提到,未经教育部门批准,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以家教、咨询等名义向中小学生展开培训业务。近日,北京市教委的相关通报中,处罚对象 " 含一对一培训 ",华师大家教中心则在 8 月 18 日宣布终止相关业务。
目前看来,摆在教培机构前面的路只有合规和转型。
扎堆转型
" 双减 " 落地后,仍然有企业对 K12 学科培训心存侥幸。某头部教培企业员工告诉 ZAKER 新闻,近日开会时,上级明确表示不转型," 还是看好 K12,未来只是会更合规,不会放弃。"
但比起心存侥幸,更多的机构选择了快步转型,谋求业务合规。
猿辅导最早宣布转型素质教育,在 7 月 28 日推出了 STEAM 素质教育产品南瓜科学。网易有道则在 8 月 5 日发布了编程、围棋、科学等六款素质教育产品,并推出教学解决方案平台有道优课。作业帮则在近日一口气上线了小鹿编程、小鹿美术、小鹿学习力这三款素养类产品,包括去年上线的小鹿写字和即将上线的小鹿口才,作业帮已围绕科学、艺术、逻辑思维等多个方向布局。
新东方、学而思多地分校变更经营范围,新增托管、体育、艺术等新业务,多元化布局并推出相关素质教育产品。
目前看来,各家的转型方向大同小异,集中在艺术、科学、逻辑等细分领域。由于素质教育产品的需求不及 K12 学科培训,需求也具有 " 多样性 ",对于机构来说,难以重点发力某一项素质教育产品。
尽管素质教育覆盖的年龄段与 K12 学科培训所覆盖年龄段大致重合,但比起 K12 这个万亿市场,素质教育仍然是一个小蛋糕。
根据艾瑞咨询 6 月 11 日发布的《2021 年中国素质教育行业趋势洞察报告》,2015 年~2019 年间,素质教育市场规模由 2642 亿元增长到 5286 亿元,预计到 2023 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 7152 亿元。
但在细分市场方面,艾瑞咨询划分的艺术教育、语言能力培养、STEAM 教育和数学思维等细分领域,仅有艺术教育和英语素养市场超千亿元,而英语素养课程在合规方面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艺术教育内部又分音乐、舞蹈,内部乐器又有细的划分,其市场需求较为分散,这意味着每一个细分业务都很难做大。
不会再有 K12 学科培训这样刚需而又集中的市场留给教培机构了。
值得一提的是,营收几乎全部来自于 K12 培训的好未来或将私有化。据《财经》报道,其援引接近好未来投资人和好未来中层的观点称,好未来已备好资金以备私有化。
截至昨日美股收盘,好未来收 5.13 美元 / 股,流通股本 1.48 亿,按昨日收盘价计算,私有化退市需要 7.59 亿美元。财报显示,截至今年 2 月 28 日,好未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 32.4 亿美元,完全能够覆盖私有化所需资金。
裁员浪潮
"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大概是 " 双减 " 落地后被说最多次的一句话。企业寻求合规就要缩减学科培训业务规模,这意味着对应业务将出现大量人员冗余,裁员就开始了。
最早是学而思和高途。据晚点 LatePost 报道," 双减 " 落地次日,高途就召开管理层会议,确定了裁员指标、关停部分地方中心,学而思创始人张邦鑫则在 7 月 27 日的中高层双月会上确认了裁员消息," 裁员是肯定会裁员的。"
陆续,掌门教育、作业帮等机构均开启大裁员,甚至在 6 月 7 日刚刚表示不裁员的大力教育,也选择了接受现实,在 8 月 5 日宣布大裁员。
裁员伴随着的劳动者权益和人员去向备受关注。
综合公开报道和企业内部资料来看,大力教育给予了被裁员工 N+2 赔偿,高途、猿辅导、学而思等多机构给予被裁员工 N+1 赔偿。但也有机构并未按照《劳动法》对被裁员工进行赔偿,掌门教育被裁员工反映称,公司大范围裁员且并未按照相关规定对员工进行补偿,但其 CEO 张翼在朋友圈回应裁员时称 " 资金充沛健康 "。
劳动市场短时期内涌入大量教培行业失业人员,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
8 月 17 日的北京市 " 双减 " 措施新闻发布会透露了一个数据,校外学科培训机构员工九成以上为 35 岁及以下人员,八成以上为本科及以上学历。
上述发布会表示,北京市区两级公共服务机构针对性地储备了 1.03 万个相关岗位,还在人社局网站的 " 就业超市 " 平台开辟教培行业人才专区,提供政策解读、招聘等相关信息。
此外,北京人社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 3 个月至半年的教培行业人才专项服务季,第一场专项招聘已于 7 月 18 日上线。
ZAKER 新闻出品
文 / 黄嘉敏
关注消费、职场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