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开学了,给孩子报过课的家长也陆续收到了来自各学科类辅导班的通知,协调将双休日课程转到周中。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家长又陷入两难:一方面周中孩子作业多,孩子报班会更辛苦,但不报班又怕被别的孩子超越;另一方面,辅导班没了,周末孩子谁看?
很多家长在观望,等待学校老师为家长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毕竟这个暑假很多省区已经着手安排教师履行假期托管的责任了,既然暑假老师可以帮家长托管孩子,那么双休日为什么不可以呢?在众多家长眼里,老师就该承担起孩子的所有学习责任,包括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后作业辅导。
面对某些家长的这一认知和期盼,中国教育报锐评回应:“双减,不是减父母的责任。”而且从相关政策来看,指望双休日,学校教师能免费托管孩子基本不现实
中国教育报发文表示:学习回归学校,这原本就是应该的事,但无论如何,我们始终要明白的是,统一教学下也有差异,养育也不仅仅等于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且教育绝不止于课本, 孩子学业上松绑了,而空余时间实则是对父母的极大考验,家长要切实负起责任,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教育孩子做人。家长应该明白:双减是为了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而不是减轻做家长的责任。
“双减”落地,这也意味着,家长要承担起更多培养、教育孩子的责任。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助力孩子成长呢?
一、和孩子一起阅读、学习、成长。
在所有的教养方式中,亲子阅读是最能拉近亲子关系,也是最有效的教养方式,家长和孩子通过共读一本书,分享读书的乐趣和感悟,孩子在与父母的交谈中不仅深入了解了书中故事更深刻的道理,同时,父母在亲子阅读中也能洞察孩子的情感需求及思想动向,及时沟通教育。
很多家长忙碌了一周,周末只想躺在沙发了看看手机和电视,然而这种颓废的生活态度也会影响孩子,当父母看手机,却让孩子去看书时,孩子就会不服气,亲子关系的隔阂也就由此而产生。所以,做一个合格的家长,请从周末放下手机和电视做起。
二、周末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体验生活,拓宽知识面。
周末家长可以带孩子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可以缓解学习、生活上的疲惫,让孩子热爱生活;也可以带孩子做做家务,体验一下生活,感受家庭责任;还可以带孩子去博物馆,拓宽知识面;这些体验远比课本上的知识更能使孩子身心健康。
三、关注孩子学习情况,接纳孩子的差异性,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成绩上,每个孩子的学习效果都是不同的,家长不要急于将孩子推给辅导班或老师,真正决定孩子学习高度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高效学习,而这需要家长一边帮孩子及时规正学习习惯,一边帮孩子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比如,在孩子小学时期,帮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和孩子一起整理错题集等。
特别是在接纳孩子学习差异上,要明白每个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在学习文化知识上有优势,有的孩子在学习体育艺术能力上有优势,家长要懂得扬长避短,帮孩子找到适合发展的道路,不要因学习成绩而过度打击孩子。
四、帮孩子养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和能力。
生在信息时代,要想让孩子不看电子产品是不现实的,但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有利也有弊,要教会孩子会用手机、电脑网络查询知识,了解时事信息,掌握拍摄、剪辑手法等,跟上时代步伐。尽早养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的能力,孩子将受益一生。
总之,在教养孩子道路上,父母至关重要,永远不能缺席,而且作为家长,我们始终应该是一名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