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超级中学不再辉煌, 人间将会一片晴朗

据说北方某省已经对省内的超级中学动手了,严格限制其在全省各地的招生规模。这个新闻真是大快人心。坦白地说,我对这样的超级中学毫无好感,因为它们就是教育与资本结合产生的怪胎,不是以培养人才为本职工作,而是以盈利为目的,到处掐尖,严重破坏教育生态,白白消耗了人民和国家的大量资源,没有任何正面意义!而且还无底线制造社会焦虑,严重降低人民的幸福感。

我们知道,人群中同时具备高智商和创造能力的人比例非常低。中国的科研水平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就是因为缺乏这样的优质人才加盟。我们国家的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特别需要这样的人才。国家应该尽可能让这些人才把精力用在创造财富、科学研究和国家管理而不是进入金融和互联网等分配或掠夺社会财富的行业。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高智商、有创造力的人才选拔出来,送到合适的大学进行培养?这就是教育部门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必须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同时也要尽可能减少对人才的摧残,还要尽可能降低成本。

这个成本包括学生的成本,社会的成本和国家的成本。举个例子,一个乡镇高中的聪明孩子,高中三年没有参加过任何补习班,高考裸分680。另外一名某个超级中学的考生,经过地狱般的三年训练,高考裸分也是680。你说哪个孩子消耗的资源更多?哪个孩子更聪明?哪个孩子更有发展潜力?清北更愿意录取哪一位?

想起30年前,全国各地县级中学甚至乡镇高中英才辈出的画面,当时的高考,把全国各地,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无论内地还是沿海,所有的优秀人才筛选到中国的顶尖学府学习,那种寒门出贵子的激动人心的时刻,真的让人刻骨铭心。

现在已经基本上看不到那种激动人心的场面了。因为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很多人已经熟悉高考的套路和选拔方式,想方设法作弊,例如更改起跑线,花重金进名校,砸钱邀请名师辅导,拼命刷题,最后将一群智商平平、毫无创造力、只知道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平庸之人选入重点大学学习。进入大学以后,这些人很快显露出他们虚弱的本质,或者无法适应大学生活,或者没有科研能力,或者没有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白白浪费了国家最优秀的教育资源。而且他们毕业后,又去抢占本来就不多的科研资源,但是有做不出很好的成绩,白白浪费社会资源。

现在的中小学教师,基本上都是师范院校科班出身,都受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教学水平都差不多。俗话说得好:只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师父!牛校之所以牛,是因为学生牛,而不是教师牛。

超级中学这样的存在,本质就是掐尖,让全省各地的英才聚集一堂,让他们互相伤害,把精力消耗在毫无意义没有价值就是刷题竞赛上:一道几何题,知道几种证明方法足矣,有必要让他们掌握十几种方法吗?口算速度再快,也不过是加减乘除,永远比不上电脑的速度;圆周率背到小数点后七位就可以满足计算需要,背到一百位有什么意义?英语单词量必须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这样着急干什么?把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全部背下来,有必要吗!这些毫无意义的低层次的重复学习,过早消耗这些天才的精力、好奇心和创造力,导致他们进入大学后只想好好休息和玩耍,再也没有学习兴趣和科研动力。

而且超级中学的掐尖行为,让该省各地的县级高中缺乏优质的生源,无法创造出良好的成绩,学生无心学习,老师无心教学,极大浪费教育资源。本来各地的天才留在本地高中学习,无需过分用力即可处于领先位置,可以拿出很多时间和精力进行素质教育,开拓视野,全面发展。同时家庭不用买学区房,不用参加补习班,父母也不用过多操心,可以将更多精力用于工作,将更多资源用于提升家庭生活水平。普通学生看到优秀学生就在身边,有了赶超比的对象,肯定也有学习动力。超过天才,自己就是超级天才!比不过,自己也心服口服,是自己的原因而不是家里的资源不足。完全将小学和中学的竞争限制在家门口,降低竞争的激烈程度,可以大大降低教育支出!同时也让普通民众看得见,心里有数。可以缓解社会焦虑,保证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和军事竞争,同时也是教育竞争。但是教育竞争最终体现在大学教育的竞争,而不是中小学的竞争。大学教育搞好了,就会培养出大批优秀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中小学生水平再高,就是低层次竞争,很难转化为生产力。而且中小学竞争过于惨烈,不仅仅消耗大量的资源,还会过度消耗孩子的精力,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最终无法培养出杰出的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

实施强基计划、延长小学托管时间、整顿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小学划片招生、重点高中录取名额直接到初中、打击学区房、限制超级中学等等政策和措施,表明国家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通过统筹一切要素,将国内最聪明的孩子选拔出来,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提升国家科研实力,最终大幅度增强国家竞争力,提高居民收入,刺激国内消费,增加人民幸福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