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教育共识(原创,严禁转载抄袭,侵权必究)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教育机构在双减政策下被截断财路,家长学生尚需补课,教培机构别出心裁,又出新花样。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教培新花样雨后春笋。
双减政策精准打击教培机构,大小型教育机构大部分关门大吉,教育辅导收益多,哪肯轻易放弃,改头换面,背地里正常营业。
高价奶茶暗辅导
一些辅导机构打着奶茶店名号,暗自进行辅导教育,用奶茶价格代表辅导价格,购买奶茶到店休息,便可以获得本店“服务生”作业辅导。
明面打着经营奶茶名义,归由工商部门管理,合理躲过教育部门查处,熟人不会举报,买卖奶茶进行掩护。
租借书店办套餐
书店内可以辅导,租借书籍办理阅读套餐,可以长时间店内自习,还有学识渊博“店员”加以辅导,这买卖实属不亏。
书香门面更适合经营,书桌具备,辅导书合理,学生去上自习也是情理之中,再有一些看书人群混淆视听,巧妙躲开教育局查访。
家教私访不胜防
明面上辅导机构已经关门大吉,经久经营,也会积累一定顾客资源,家长私自联系教师,谈好价格,便可以约定到家补课,学生家或教师家均可。
一对一辅导尚不明显,家长辅导“自家”孩子,也在合情合理,更有机构转型家政服务,正规上门服务,教育局查办难以寻找证据,教师和学生相互把关,防不胜防。
兴趣班暗箱操作
教育部对学科类教育机构加以查办,但支持鼓励学生拓展兴趣,一些教育机构也会转型做兴趣班,在兴趣班同时暗自进行补课教学活动。
一些机构原本就双重经营,摘掉学科辅导门牌,家长询问,凑够人数,就可以继续补课,检查也可以巧妙规避。
教育机构巧出妙招,面目一新,门面经营暗地辅导,金屋藏教,赚得盆满钵满,当真心安?然,风险之大,尚未道明。
教培机构新花样频出,这波自救能成功吗?
教培机构新花样频出,各种掩护让教育局“不识庐山真面目”,但世无十全十美,百密尚有一疏。
商品价格与教育劳动价位不可等量齐观,高价出售奶茶以及书店套餐捆绑销售必定不符合基本物价,差距太大也会树大招风。
私自涨价也会面临查办,捆绑销售也容易被普通消费者举报,逃过了教育部管辖,却也需要接受工商部门管理。
自双减政策后,许多家长原本已经放下为学生补课的念想,一部分从众消费需求已被裁减,剩下少部分家长尚存补课吃香的不合理观念。
需求量缩小,一对一辅导或者捆绑销售价高或许会持平,但奶茶书籍等市场价格远低于补课价格,过渡抬高价格,则会加大风险,在补学生也可能会因为高价翻脸。
双减政策尚在大力施行,顶风作案风险大,家政上门较为隐蔽,长久时间也容易被街坊邻居发现。赚钱有风险,风险大于收益,这波买卖不划算。
门面店铺尚会有普通消费者,不仅难以区分,不正常接待还会有被举报风险,这波自救着实不太可靠,教育机构为学生造成压力也是对学生心理的一种毒害,既已查办何不顺势而为。
〖写在最后〗
双减政策打击教辅机构,也是希望真正能为学生减轻压力,追本溯源,中高考按照分数选拔人才,本就是优胜劣汰,在这种情况下,竞争便无法避免。
减少教育机构一定程度上会缓解学生压力,让家长们减少内卷。好学生不需要补课,差学生逼迫补课也只会加剧厌学情绪,中等门槛学生从自身找问题更容易突破。
家长和学生减少对教育机构依赖,需求市场倒塌,补课现象也会自然消失,需求尚存,教育机构只会频出新花样,想要自救未免风险太大。
三百六十行,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单恋一枝花?真正想要帮助学生,就应该加强在校辅导,机构教师入校教学,还能领取正规工资,何乐而不为?与教育局斗智斗勇实属滑稽之举。
把教育服务演变成一种商业行为,从中获利,尚不可取,但商业发展也并不是一人之过,市场源于需求,家长和学生还需要多加考虑,依赖补课并不是为学长久之计。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发表见解,共同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