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放
8月24日,教育部召开2021教育金秋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统筹谋划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情况。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在会上介绍研制《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相关情况时提到,要防止把劳动教育窄化为上课,或者泛化为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8月24日教育部官网)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其中提到,未来将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大中小学都将设立这一必修课程,家庭、学校、社会都将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作用,有条件的师范院校还将开设相关专业;而劳动素养也将成为评优评先、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上述指导纲要,无疑是对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其中包括劳动教育性质和基本理念,目标和内容,途径、关键环节和评价,学校劳动教育的规划与实施,条件保障与专业支持五个部分。尤其是“防止把劳动教育窄化为上课,或者泛化为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这一条,非常令人关注,因为事关劳动教育能否扎实落地。
劳动教育成必修课,是把学生的劳动表现或成果体现在分数上,即在“劳动”这门必修课上拿高分,还是以其他方式进行评价,一直以来都是一道“无解题”。有些劳动竞赛,如青少年创新大赛等,已出现异化倾向。越复杂越能获奖,甚至搞成了脱离劳动而由父母或他人越俎代庖的做秀,显然不是学生综合劳动素养的真实体现。
近年来,教育部一直要求,进入升学评价体系的还有德育、艺术教育等,这些都与可以量化的学科不同,难以评价。而劳动教育也一样,如果量化,无疑又将走进“拿高分”的死胡同。但如果不量化,又如何评价学生的劳动?而且,没有量化,无论是学校、老师、学生,还是家长和全社会都不会重视起来。
可见,如何给“劳动教育”打分需达成共识,孩子们不仅要掌握抽象的劳动知识,还要真正动手劳动才行,否则,劳动教育很有可能窄化为“课程学习”。因此,将抽象的劳动理论和动手劳动结合起来,制定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标准,很有必要。只有避免“有教无劳”或“有劳无教”,才能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达到既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