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教培机构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其中不乏名校毕业的大学生。
据媒体报道,有些清华毕业生也进入到了一些教培机构,而且对于名校生的底薪,当时开出了“一年保底60万元”。不得不说,这样的薪酬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还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即便是清北毕业的大学生。
然而,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出台,一些教育机构也不得不做出调整,实行裁员,这其中也包括了清华毕业的学生。
众所周知,在中国考入清华的大学生中,不少是来自各个省份的优秀生,他们这些站在人才顶尖的人群,本应该在科研领域攻坚克难,可是因为薪资的“性价比”问题,选择了相对容易的教培机构,这无疑在削弱中国的科研力量。
当教培机构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学生离开教培机构,无疑会让人才流动的方向发生转变。当前,中国的科研一些领域受到西方制裁,卡了科技的脖子,无疑要突破这些科技禁锢,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这其中名校生应该成为主力。
曾经网络上有人认为清华和北大这类名校生,进入教培机构不算人才浪费,这样的观点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问题。不过,如果站在国家的角度来看,要是说不是人才浪费,的确有些说不过去。我们常常提倡当代大学生应该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不就是期望大学生能够解决国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吗?
或许,从个人角度来说,职业的选择是自由,不是人才浪费。
可是往往这种“自由”,却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反观历史上,我们国家那些有志的科学家,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即为国家解决了问题,也成就了自己。
因此,人才的价值绝不能拿收入衡量,否则就会被资本所裹挟。
在暑假期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就禁止培训机构资本化运作。可以看出,当资本无法承载高薪,那么大量的优秀人才自然会从这个行业流出,进入到其他行业。
当然,这样的改变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痛苦和不适应,但是对于国家的发展,绝对有着巨大的好处。如今,我们国家在半导体领域遇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遭受西方国家的制裁,需要更多优秀的人才进入到这个领域,逐一突破。
或许,有人觉得这个领域突不突破,与自己无关。实际上,当中国产业从中低端进入高端,国家的实力会进一步增强,那么老百姓的工资或许会出现较大的提升,生活质量也会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的生活才会安全。
因此,“双减”政策出台不仅仅有利于学生的培养,还有利于我们国家“高质量劳动力”的流向等问题。
如今培训机构受到政策影响,很多名校的大学生也无法拿到预期的高薪,那么必然会有人考虑离职。那么,作为当初选择培训机构的名校生,在离开这些培训机构后,会不会进入到科研行列,与国家命运共呼吸呢?
那么,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是否也考虑过,为国家的命运而择业呢?
显然,如果有更多的大学生能够为中国复兴而读书,那么中国肯定会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