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不想当校长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这话有道理吗?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意思是“一个人要有野心,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要摆脱命运的枷锁,争取自己的未来;不要认命,不要气馁”。那么,如果把这句话改改,说“不想当校长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有道理吗?

可以肯定地讲,认为这句话有道理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教师把“成为校长”当成事业上的追求目标,会形成较强的自我驱动力。在这种驱动力的引导下,教师们会努力提升自己;积极完成工作、充满热情;认真处理与同事、学生、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关系。他们觉得,教师不以“成为校长”为追求目标,就是没有理想,没有抱负,没有强大的斗志,不争不抢,生活佛系。

不否认,确实有一些教师,因为把“成为校长”当作奋斗目标,工作非常勤奋,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乐于帮助同事;也确实有一些教师,因为在行政上没有追求,得过且过,仅仅是把本职工作完成。但长期在教育一线的老教师都清楚,校长不一定是教学成绩优秀的“好老师”,各方面都很突出的优秀教师,也不一定就是校长。

首先,校长是行政管理人员,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两者没有强相关性

校长是学校的行政负责人,他们一般都是从一线教师队伍中选拔出来的,接受过专门的教育管理专业的教育或培训,具备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能力。在一些中小学,校长还是具有行政级别的干部。以城区地级市直属中学为例,初中校长一般为正科级或副县级干部;高中校长一般为副县级或正县级干部。

我们承认,大多数校长“懂教学、会管理”,他们是管理上的能手,有办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能力协调各方利益,但他们几乎都不是教学上的能手,只是“懂教学”,会评课,知道如何对教师提出成长建议。特别是“一把手”校长,许多已经不在一线教学岗位上,就算他们曾经很厉害,也会因为长期不上课而不再具备相应的教学水平。

校长的重心放在管理,教师的重心放在教学。教书教得好的优秀教师,不见得会成为校长;而那些校长,更不见得曾经都是书教得好的一线教师。

当教师成为了校长,意味着身份从专业技术人员变成行政管理人员,也就意味着会告别三尺讲台,这对那些在一线教学上有追求的人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其次,如果教师以“成为校长”为奋斗目标,未来不确定性大增

教师的天职是把学生教育好,正所谓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成就感来源于课堂,教师的幸福感来源于学生。如果他们脑子里想着“成为校长”,就会受到很多教学以外的事物的影响,精力被牵扯,肯定很难把书教好。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把教学工作做踏实了,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师的奋斗目标应该是“成为名师”而不是“成为校长”,“成为名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因为任何一个认真教学的老师,都有机会成为名师;而“成为校长”是虚无缥缈的,因为行政工作比较复杂,不是你工作能力强就一定提拔你重用你,上级部门要综合各种因素做出判断,能不能当上校长,得看命。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教学成绩突出,非常有威望的教师,根本不愿意当校长,他们宁愿固守在教学一线,教学生知识、与同事交流,他们不愿意整天面对一大堆行政事务。难道我们就能据此认定这些教师不够优秀吗?可见“不想当校长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并没有什么道理。

当然,一些优秀的教师不愿意当校长,不是说校长不重要,校长是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者,也是为学校发展争取资源的关键人士,非常之重要。一流的校长,既可以团结教师,又有能力打造人人争优创先的竞争平台,还能吸引许多优秀人才加盟、为学校争取很多资源,他(她)可以让一所不知名的学校成为明星学校;而一个水平比较差劲的校长,会把学校搞得一团糟,名校照样会砸在他(她)的手里。

校长是学校的定海神针,名师是学校的招牌和软实力。不管是以当校长为奋斗方向,还是成为名师为奋斗方向,都只是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的事业选择,在实现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大家都非常努力,这就够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