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如果你那么聪明: 如果经济学家真那么聪明, 为什么没有钱

本文字数4006,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如果你那么聪明》。

迪尔德丽·麦克洛斯基,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经济学、历史学、英语、传播学教授。在芝加哥学派最辉煌的年代,在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任教12年。她以思想深刻又能用简明生动有趣的语言阐释闻名,著有《应用价格理论》《企业家的尊严:经济学为什么不能解释现代世界》《经济学修辞》《经济写作》等20多本著作。

这本书,就是一位经济学家对自己工作的反思。如今,经济学家讲道理,更注重事实和逻辑上,但这远远不够。经济学还要依赖更古老的修辞艺术:故事和隐喻。这样做除了更有文采,还经得起理性的检验。

01、经济学家到底是干什么的

如果经济学家那么聪明,他们为什么没钱呢?这个问题,明显是在讽刺那些夸夸其谈,声称能准确预测未来的专家。他们的预测其实没什么道理。首先,我们假设,如果不考虑环境因素,任何人看到路边有500块钱,肯定会把它捡起来。作者管这个假设叫一般贪婪公理,经济学家也都认可这个公理。第二,我们得承认一个让人有些失望的结论,那就是,在我们上下班的路上,肯定没有500块钱等着我们去捡。这个结论很容易证明,我们就来一起推理一下。

如果在T-N时间段,有一条路上躺着500块钱,那根据前面说的贪婪公理,一定会有人在T时间以内把它捡走。用常识来思考一下,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如果有人到处给别人提建议,说他能告诉你,怎么才能捡到500块钱,而他只是收一点服务费,你会买这个服务吗?肯定不会,因为你知道,如果真的有这500块钱,那个人自己早就把它捡走了。这个道理太明显了,当然不会有人上当。

可是作者说,到了美国上流社会的慈善晚会上,人们又好像忘记了这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去问经济学家:利率会怎样波动?房价会怎么变化?玉米的价格又会怎么变化?就算经济学家回答了,他的话可信吗?如果一位经济学家真的告诉你玉米的价格未来会怎么变化,他就等于在说,只要用自己的房子做一点抵押,就能快速赚到几十万。这跟告诉你哪里能捡到500块钱,又有什么区别呢?

那不是有很多人做股市的预测,有基本面分析师、技术派分析师,甚至还有人尝试用深度学习来预测股票吗,如果具备专业知识,股票的价格应该可以预测吧?事实上,经济学家很早就意识到,股票价格不能预测。1931年,现代统计学大师考尔斯放弃了一桩预测股市的生意,因为在那之前,他没有预测到股市大崩盘,他沮丧地发现,股票价格的变化有很多偶然因素,不能预测。

但是,有人可能会反驳,确实有人根据股市经纪人或者自己对股价的预测,赚了大钱啊?没错。但是作者反问道,有人同样在赛马、赌球上赚了大钱啊。在投资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忽略运气的因素。最后,可能还有人会反驳说,经济学家没办法靠投资挣到钱,很可能是只因为他们没有本钱。有的经济学家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20世纪70年代,芝加哥大学的一群经济学家,就在午餐会上抱怨,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他们,让他们失去了一个挣大钱的机会。当时,美国的利率高得离谱。利率这么高的话,未来一定会下降,利率下降了,债券就会涨价,这不是稳赚不赔的好机会吗?结果呢,不久之后,利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还好银行做了明智的决定,这群经济学家才没有负债累累。

作者说,经济学家投资失败,是寻常事。她自己也在投资中赔过钱,有时候是投资了看起来肯定会赚钱的房地产市场,有时候是投资了由经济学家组成的智囊团推荐的外汇。既然投资建议不靠谱,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一个行业呢?

给别人提投资建议这个行业,不是经济学家提出要做的,而是因为法院的一次判决。20世纪末,美国有一些有争议的财产案,争议的焦点是,如果人们把养老基金委托给其他人管理去投资,投资失败了怎么办?这种案子,法院很不好裁决,因为投资失败的原因不好界定。所以,法院就提出,管理养老基金的基金受托人应该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请他们给出合理的投资建议。给别人提投资建议这个行业,就是这么出现的。

经济学家能靠预测未来赚钱,应该说是受惠于美国法院提出的这个要求。有一个非常聪明的经济学家叫奥托·埃克斯坦,他把大规模统计模型用在商业上,开了一家公司,把自己对价格和利率的预测做成报告,卖给其他的公司。这家公司在1984年,盈利8400万美元。不过,埃克斯坦的公司从来没有根据自己的预测做过投资。

作者其实不是在挑战同行,相反,她是要站出来,替她的同行说话,澄清很多人对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误解。经济学家不是预言家。预言是魔法世界里占卜师的工作。而经济学是一门现代科学,现代科学天然就是反魔法的。和其他现代科学一样,经济学要做的是创造一个思想框架,拒绝魔法提供的解决方案。经济学拒绝魔法的解决方案,不是因为魔法是邪恶的,而是因为它太过简单。

经济学会告诉你这个世界更复杂的真相:好的东西一定是稀缺的;我们必须用辛勤的汗水来满足我们的欲望;我们不可能打个响指就变得富有,所有的事情都要付出代价。有些人误以为经济学能够预测未来,是因为他们忽略了经济学家的局限。那经济学家到底是做什么的呢?他们既不是预言家,也不是实践者,而是观察者。

经济学家的工作和社会学家、文学艺术批评家是一样的,只是他们观察的对象不同。社会学家观察社会,批评家观察艺术,经济学家观察经济活动。文学批评家不一定能写出伟大的小说,艺术理论学者也不见得擅长音乐或者绘画;同样的,经济学家做企业,搞投资,也不一定成功。观察者的任务,发现这个世界精度更高的真相,把它们总结知识,然后向更多的人讲述这些知识,解释这个世界。他们有智慧,但是不一定很有钱。

02、经济学家如何表达观点

观察者要做的就是总结知识,表达观点。总结知识,需要用到学科内部的知识体系、研究方法;表达观点,就要用到修辞。修辞有四样法宝:事实、逻辑、隐喻、故事。作者说,经济学家表达观点运用的就是事实、逻辑、隐喻和故事。

隐喻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在经济学里也一样。比如经济学家会说:纽约的公寓市场,就像黑板上的一条曲线。现实生活中,这条曲线并不存在,我们是把现实中交易价格的变化,比做了黑板上的一条曲线,这就是隐喻。经济学的概念和模型,很多都是从隐喻来的。

同样的,只要是经济学家,就会讲故事。比如,西方的经济学家会讲这样的故事:很久以前他们很穷,接着资本主义大发展,现在他们都富裕起来了。随便翻开一本经济学著作,只要稍加注意,你就会发现,里面到处都是类似的故事。经济学家经常用故事来说明观点。

诺贝尔经济学奖舒尔茨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天,他采访了一对很穷困的农民夫妇。他发现,这对夫妇虽然很穷,但是对生活特别满足。他就问这对夫妇:你们这么穷,为什么这么满足呢?这对夫妇回答:你错了,教授,我们并不贫穷。我们用自己在农场的收成,供四个孩子上大学。我们把肥沃的土地变成了法律知识和拉丁语,我们很富有。

舒尔茨讲这个故事,是要用它说明一个经济学原理。土地是有形资本,而法律和拉丁语知识,是人力资本,所以这对夫妇是在说,他们把有形资本兑换成了人力资本,从这角度来说,他们确实是富有的。

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经济学家会大量使用隐喻和故事。但是,大部分经济学家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们以为自己的研究主要是靠事实和逻辑,就算用到了隐喻和故事,也不过是为了表达效果不得不使用的小技巧。作者特别强调,这是一个误会。而且,这个误会对经济学的发展是有害的。

如果没有发现自己利用了隐喻和故事说理,他们会误以为自己讲的就是事实。作者说,现代哲学大师罗素就经常犯这个错误。罗素说,教会的主教支持战争,是因为他们在军火生意中做了投资。他以为自己说的是一个事实,但实际上,这是他讲的一个故事。作者写这本书就是要提醒经济学家,也提醒我们所有人,重视隐喻和故事,不会让经济学不科学,不理性。恰恰相反,这样做会让经济学更理性,也更讲道理。那么,经济学家是怎么运用隐喻和故事,更好地讲道理呢?作者在书里,讲了很多具体的方法。我们聊聊其中的一个。

那就是用隐喻和故事相互检验,来检查一个观点是不是正确。隐喻和故事可以相互验证,这在修辞理论里不是什么新鲜事。有一句俗语,说厨子多了会毁了汤,这是个隐喻,相信你可以举出很多合作共赢的故事来推翻它。在现实中,隐喻和故事经常发生矛盾,但是,如果在一本经济学著作里,隐喻和故事相互矛盾,它的观点就立不住。

比如,大英帝国为什么衰落?主流的观点认为,这要怪更早的维多利亚时期。当时的英国,就像龟兔赛跑中的那只兔子,其他国家都在你追我赶的时候,它却沉浸在帝国的幻想中。这个判断的基础是一个隐喻。它假设国家和国家之间在进行一场赛跑。这个隐喻的影响力太大了,已经成了西方人理解国家发展的基本观点。它也让西方人陷入争霸的思维里,必须领先,必须争当第一。今天的美国,一直处在这种对失去领先地位的焦虑中。这个隐喻正确吗?

作者在书里就用了两个故事来检验这个观点。在英国人之前,荷兰人也经历过类似的所谓的“衰落”。那么,荷兰后来怎么样了呢?它变得贫穷、更落后了吗?并没有,虽然荷兰不再是一个对世界发号施令的大国,但是它仍然富有,而且很长时间里,都是世界上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今天,我们用任何指标来衡量,荷兰都不能说是一个落后的国家。所以,荷兰或许失去了霸权,但是它的故事不是一个衰落的故事。

再比如,一位经济学家统计了11个国家在20世纪的发展情况。他发现,从1900年,到1987年,所有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都有显著的提高,80多年里,大概增长3倍。不管它们是不是得了第一名,像这样幅度的经济增长,肯定都能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那些没有获得第一名的国家,就衰落了吗?显然不是。

所以最好的经济学家,一定能同时善用四种修辞法宝。比如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他在讲述任何观点的时候,都会尽量避免过度使用一种修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