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图虫创意
金秋开学季,一拨新生进大学。俗话说,选错专业后悔四年,有解?
这个新学期,又一所985高校正式推行“本科生院”运行模式,按照“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大类管理”原则培养新生。
大类招生,是高考招生时按照学科大类招生,入学后学生在1到2年里进行通识教育,之后再进行专业分流,进入具体专业阶段的学习。
如今,实行大类招生,已经是名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普遍做法。
趋势
985高校重庆大学,眼下正式推行“本科生院”运行模式。
5330名本科新生,将首先进入本科生院学习一年,接受广义的通识教育,第二年再分流进入专业院系学习。
根据重庆大学本科生院院长李正良介绍,5330名新生将按照“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大类管理”原则,按相应大类进入六个大类班级学习。完成大一阶段学习后,结合学生的成绩和专业意向,分流到所在大类里的专业。
2001年北京大学启动“元培计划”,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专业教育,被认为是“大类招生”本土化探索的开端。
截至2020年,除国防科技大学以外的41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全都进行了大类招生改革。“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有114所实行大类招生与培养,占比超过80%。
国内高校开展的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大致可分为学院内、跨学院、实验班、本科生院大类招生培养四种模式。
以上述重庆大学为代表的本科生院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是在大学内部成立新的本科生院,作为本科生教育与管理的机构,兼具管理、办学两大属性,与研究生院相似。
早在2005年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本科生院已进入高校领域。在接下来的十余年里,名校纷纷跟进。尤其今年以来,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宁波大学4所“双一流”同年成立本科生院。
本科生院外,书院也是我国通识教育实践中的两种重要模式之一。2019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及,积极推动高校建立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
在2021年大类招生首届本科生毕业之际,985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新书院,金秋将迎来首批519名本科新生。大一学年结束后,书院学生将分流至相关专业继续学习。
分流
高校不急于专业分流,部分基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的思虑不足。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9年公布的“高校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监测”调查数据显示,本科院校中将近42%在校生,对于未来没有清晰的生涯规划。
选择专业时脑子里进的水,都会化成日后学习时眼里流的泪。早在2016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就发现,79.0%的受访者都有过想转专业的念头。
然而转专业不易。2019年一名浙大硕士毕业后又重新高考,拿到了一所二本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本科录取通知书。八年弯路,无奈之举,为了换专业,这位狠人选择重新高考。
高校对转学、转专业有诸多限制,有时还不如退学重新高考容易。原因在于我国大学实行按计划招生,学校有录取分数线,专业还有专业录取分数线,录取分数线被普遍认为捍卫高考公平。
况且专业变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任由学生自由转专业,可能导致大量学生集中在某些热门专业,而其他冷门专业生源不足,结果是教学秩序遭到破坏。
大类招生,通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指出,提倡通识教育,是因为学生还不知道自己的学术兴趣在哪儿。让学生接触的学科宽一些,别上来就进入一个死胡同,过后发现根本不喜欢。
众里寻他千百度,多数学生要通过通识教育,发现自己的兴趣,确认自己的方向。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学术顾问张信刚认为,高中阶段不应该分文理,大学本科应该实行通识教育。本科不论是什么专业,都要修习一定数量的通识课程。
事实上,随着新高考的改革推进,高中阶段不分文理的趋势越发清晰。日前,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7省份公布高考综合改革政策。以甘肃为例,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将不再分文理。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自2014年启动,2017年第二批试点省市跟进,2019年第三批试点省市加入。目前,至少有15个省份取消了文理分科。
通识
大学强调经过通识教育后再分流,意在培养通才而非专才。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指出,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是以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为主进行的,主要目的是打开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为他们打下人生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底色。
此后的硕士生阶段则以专业教育为主,因为绝大部分学生是要选择就业的,所以专业技能、一技之长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博士生阶段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专家,具有扎实而宽广的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
研究生的定位,今天确实在转变。1990年,全国硕士招生3万人,博士3300人。2020年,硕士招生超过了100万人,博士超过了10万人。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的扩招,以专硕为主。2020年学位授权审核公示结果显示,在新增的1500多个硕士点中,专硕点占比高达70%以上。2017年专硕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学硕,到2025年专硕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招生总规模的2/3左右。
专硕培养,面向就业。国家对专硕的定位,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相比近年来高校专硕比例不断扩张,985高校在部分学科领域停招学硕趋势渐显。不久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22年起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消息,引发关注。
学硕停招,今后的学术研究主要由博士来承担。2020年7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对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定位,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
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指出,耶鲁大学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培养专家,让学生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那么深,而忽视掉在其它更广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
按照前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所言,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