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相信谁家就那么贫困!”
“别人班都报名交钱了,你们只有5个人报名。”
“别人都能考985/211,你们连大专都考不上。”
很多人都没想到这样言辞犀利,态度恶劣的发言竟然是从江西丰城某小学班主任口中说出,而好好的家长会也渐渐变成了批斗会,家长们坐在教室中敢怒不敢言。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段对话呢?这儿就不得不提一下该校的订盒饭政策。
为了让学生更方便,给学生提供更健康的餐食,某小学计划推行中央厨房配餐。而在实施之前会对学校学生的意愿进行摸底。从原则上来说,大家是否订购学校提供的盒饭将遵循自愿原则。
于是学校校长就给老师们布置了任务,让班主任负责自己班级的摸底工作,了解清楚究竟有多少学生愿意订学校提供的盒饭。
然而部分班主任在执行过程中却会错了意,从自愿选择变成了强制消费,对于班级中学生报名人数较少的情况,更是将这股怨气撒在了家长们身上,让人倍感无语。
然而是否订购学校提供的盒饭应当由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根据自己家庭实际情况来决定。比如有的学生家距离学校较近,那么完全可以回家吃饭,睡午觉,然后再到学校上学,我想家里的餐食质量不见得会比学校差吧?不见得没有学校卫生吧?
此外,有的学生虽然家距离学校较远,但是因为某些方面原因也不方便在学校吃饭,那么我们难道不应当给予大家选择的权利吗?
我们常说,要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相向而行,需要家长们配合老师们的工作。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合理的前提下。
比如家长可以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可以及时制止并纠正孩子的陋习,这些都是从为了孩子好的角度出发。但是如果老师强行要求家长们做一件事,那么这件事的性质就变了,而家长们也会从内心抵触这件事,家校关系也会变得有些紧张。
所以老师们要用好自己作为教师的权力,将主要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而不是给家长施加压力,让家长做一些并不愿意做的事。
而另一方面,学校在给老师们布置相关任务时一定要传达到位,解释清楚相应的要求,避免老师们在执行过程中曲解含义,过度执行,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如果学校提供的中央厨房配餐真的好,那么老师们可以给家长们分析其中的利弊,让家长们自行权衡,自行决定。至于最终家长们的报名情况主要取决于大家的实际情况,所以没必要过度关注报名人数指标。
当然,这就要求学校不能强行给老师们下达硬性指标,比如有的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必须达到多少人报名,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老师们就不得不通过一些方法去达到这个目的,而这就容易导致一些误会的产生。
此外,老师们在沟通的时候也得注意自己的言行,比如这位班主任称“不订盒饭连大专的考不上”,虽然大家知道这是一句气话,但是这种表达方式容易让家长们感觉受到了侮辱,毕竟能否考上好的大学与是否订盒饭没有任何关系,而这主要取决于学生自己以及老师的教导。
如果真的因为没订盒饭而没考上大专,那么老师们或许也得反思下自己是否真的用心教学了。
总之,对于老师而言,要时刻铭记自身的义务和责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这样才能真正践行教书育人的使命,同时也才能获得大家的尊重与爱戴。
对于“不订盒饭连大专都考不上”的说法,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