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清华文科瘦身, 那我去北大?

文/俞杨

一则“清华大学将压缩文科博士生规模”的消息,在人文社科学术界引发热议。

日前举行的清华大学文科工作会议上,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提到,“要控制学科规模”“要压缩博士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

清华北大是我国顶尖学府,在高等教育改革上颇具风向标意义。清华文科瘦身,意味着什么?

瘦身

其实在去年,清华大学就因为停招新闻学本科生受到外界关注,继而引发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人文学科的种种猜测。

清华大学某教授当时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诸多评论和看法都是基于片面信息和理解在解读,这样的调整并不代表对过去办学路子的否定。

同理,控制学科规模,压缩博士生规模,也不是说清华在否定文科的重要性。

一位不具名的清华大学教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清华大学召开文科工作会,主要主题是文科高质量发展,不再走过去规模扩张的道路。外界有些解读,未免片面。

上述不具名教授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过去大而全、以规模扩张为主的模式,与当下高等教育发展已不相适应。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以若干一流学科为支撑,在办学上追求学科的精度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居全国前2%或前2名的学科为A+学科,A+学科数量是一所高校拥有顶尖学科的体现。清华大学有21个A+学科,数量占比32.31%,在140所“双一流”高校中排名第三。

上述文科工作会议,清华也不是第一次召开。在2019年召开的文科工作会议上,邱勇校长总结道:上一个百年,清华是百年辉煌;下一个百年,一定是人文日新。

在推动文科发展的举措上,清华宣布建立文科资深教授制度。这是清华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设立的最高学术荣誉称号。由于我国的院士制度只设立在理工农医等学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直没有与之相当地位和影响的学术称号。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控制学科规模、压缩博士生规模,是清华文科发展的策略之一,它是新时代清华文科发展战略的一部分,预示着清华文科发展模式,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转型

樊秀娣指出,现阶段控制规模很是时候,文科发展目标和定位,转向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拔尖人才和打造一流校园人文环境上来。

控制文科规模,应该会是今后一些高校战略定位的一个趋势。国内高校做出控制文科规模的战略决策,是与时俱进,面对社会和个体发展需求做出的科学、合理、及时的反应,这恰恰说明了高校对文科发展的高度重视。

变迁

文科无用,一些吃瓜群众对清华此次决定作出的本能反应,一语道破文科生多年的委屈。

选文科有哪些委屈?可选专业受限,毕业薪酬鸡肋,每年高校撤销的专业中还大多是文科。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有235所高校撤销了518个专业点,涉及187个专业。其中文科专业偏多,许多专业涉及“管理”二字,比如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行政管理等。公共事业管理是撤销最多的专业点,达21个

再看“双一流”高校安徽大学,一下撤销了12个专业,财务管理、管理科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税收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广告学、数字媒体艺术……大多以文科专业为主。

当然,文科危机在他国同样存在。据《大西洋月刊》报道,如今人文学科毕业生占全部毕业生的比例,降到了美国近四十年来的最低点。

大学倒闭潮,伴随学生数量减少而来。据美国教育部预测,美国私立大学的合并和倒闭案例将在未来几年快速增长,去年已有25%的私立大学出现了财政赤字。其中,许多奉行博雅教育的文理学院和艺术学院首当其冲。

不过,我国文科危机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我国高校文科建设经历过一段从“冷板凳”到“大跃进”的阶段,如今只是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1950年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召开,苏联专家带来“苏联模式”,即为国家培养工程师等专门人才。一时间,文科萎缩,学生数比例从1952年的22.5%降到了1957年的9.6%。

90年代中国兴起建设综合性大学的热潮,没有文科不行。一时间,名头好听的管理类专业大红大紫,最典型的如公共管理。2000年中国开办公共管理专业的院校仅57所,截至2017年数量已经达到476所,几乎翻了10倍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相比理工科,文科专业的社会需求本来就不算多。

筑基

文科瘦身,不减重量。从清华此次文科建设的思路来看,意在办出精品、办出特色。

邱勇校长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清华文科发展要有新的目标与定位,要突出目标导向。要推动文科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突出抓学科基础、抓基础学科

实际上近年来名校包括理工名校,学科调整中最显著的现象之一,就是文科的筑基

2020年,自主招生走进尾声,教育部发布强基计划,试点高校既有数、物、化、生,也有史、哲、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文科占据半壁江山。

文科筑基,还得从由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说起。该计划在原先数学、物理学等基础上,将实施范围扩展到了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基础学科,首次增加了人文学科。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高校的文科建设要做的工作很多。樊秀娣指出,高校文科须顺应时代需求,走高目标、全方位、多途径的发展之路。

在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要强调培养“顶天立地”的复合型人才,既能站高看远、又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另外,文科要促进高校学科专业文理渗透、文理交融,要提升师生人文素养、营造浓厚人文氛围,要持续扩大文科影响力、加强智库建设和参政议政等。

樊秀娣认为,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清华文科复建与发展至今,文科对清华贡献巨大。正是因为清华文科的发展,清华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一流是综合的一流,包括一流的文科。

有人文学者指出,人文学科不仅仅是一个专业或专业知识,它回答人生的基础性问题,涉及人对社会、对政治、对自己的认知。如果大学需要学生将来具有基本的判断力,那么人文教育是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接受的教育。

70多年前,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就提倡,教育要将理工与人文结合,培养具有完全人格的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