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文化领域的建设日新月异,很多朋友都体会到了“死读书,不如不读书”的这个老道理,多年来,大慧一直关心青少年语文教育的问题,发现很多学生在品读我国古代经典的时候,都学会了带着问题去读、带着自我评判去读,有时候还能给老师制造一点“小意外”。
比如前些年,一位上5年级的小学生,在读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时,就发现了不合理的地方。唐僧取经经过了很多地方,但不管距离长安城多远,各地的饮食习惯都带着浓厚的“江淮味”,甚至连西域也不例外。
当时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还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本人就是江淮人,所以在创作的时候,自然会不自觉的流露出家乡的“味道”。
当然了,这只是很有名的一个例子,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类似的事情不在少数。比如大慧一位做语文老师的朋友,就遇到学生的“灵魂拷问”,说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中有错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来自小学生的“灵魂一击”
1、到底谁错了?
这位朋友也算是小学的“资深”教师了,在日常教学中,面对孩子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解决起来基本是游刃有余。可就在一次他教授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佳作《绝句》的时候,念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位只有7岁的学生立刻就发问到:“黄鹂是鸟类,计算的单位不应该是只吗?为啥杜甫要用个来算呢?”
同时孩子还反问了一句:“前几天我做作业,就是写了两个鸟,结果老师给我算错了,那到底是我错了,还是杜甫错了?”好家伙,这个问题直接把我朋友给问蒙了。
杜甫的这首《绝句》,在我国可谓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作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不是不流行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形容大部分事物的时候,都会习惯性的使用“个”这个单位,而在形容动物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想到“只”这个单位,我们普通人尚且认为是常识类的东西,那么作为一代文豪的杜甫,又怎么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呢?
早前在学术界,也有人提出过和这位学生相同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唐代的时候,“只”这个单位应用的还不广泛,但很快这个结论就被推翻了,原因很简单,举几个例子吧。
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等等诗句中,“只”的应用都已经很普遍了,所以也就不存在通假字一说了。图片:杜甫人物漫画
二、杜甫用“个”的原因
1、两个明显的好处
这个问题在专家学者和唐诗发烧友之间反复被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杜甫在创作《绝句》的时候用到“个”来代表黄鹂,有两个很明显的好处。
其一,用“个”这个字,对全诗整体的意境有提升,读上去会感觉十分的空灵、活泼,类似的例子在唐宋文坛上还真不少。
比如南宋著名的文学家辛弃疾,在他的作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写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里作者在引述星星数量的时候,并没有使用传统的“颗”。
无独有偶,同为宋代文学家的聂景琼在作品《鹧鸪天·别情》中写到“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这里在写窗户的时候,也没有用传统的“扇”,而是用了“个”。图片:古人写诗剧照
其实有心的朋友读到这里,就不难发现一个问题,但凡是在诗词中使用了“个”字的,读上去都会给人一种“接地气”的感觉。
杜甫当年在创作《绝句》的时候,正好在蜀中安稳度日,这对于一生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的杜甫来说,是难得的“好日子”。他每天都生活的很高兴,很惬意,内心是放松的,自在的,所以在诗中写出了“两个黄鹂”,这也是作者真情实意的流露。
其二,我们读唐诗的时候,一定要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连起来品仔细品读,《绝句》的上下两部分对比在一起,这个“个”字就用的恰到好处了。
2、品读文学的忠告
所以从这两个好处就可以得出结论,诗人杜甫这么写绝对是没有毛病的,合情合理,这和孩子在写作业时,错把“两只小鸟”写成“两个小鸟”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大慧也告诉了朋友,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学生的这一次提问感觉到疑惑,只要跟同学们仔细的分析讲解就可以了。
和杜甫的诗词作品类似,近年来很多网友也开始对古代,乃至近现代文学大家的作品开始质疑,比如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就存在不少用错的词汇,还有很多字明显意境不符。
在《记念刘和珍君》一篇中,应该是“纪念”的,被写成了“记念”,《藤野先生》中的“喝彩”被写成了“喝采”等等。
那么鲁迅先生有错吗?当然不是,作为近代白话文的先行者,当时可没有现在的“条条杠杠”,仅仅是鲁迅先生能够创作出这些经典的文章,就已经足够伟大了。图片:品读诗书剧照
所以我们大家还要仔细品读,细心研究,切莫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