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毕业,能干什么工作?”
“什么都能干。”
“比如说?”
“开摩的。”
平心而论,当看到“英语专业毕业生、中山大学硕士开摩的”的新闻标题时,作为一个英语专业毕业生,我实在无法用“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来说服自己理解并尊重当事人的决定。
不出所料,杜杨开了5天摩的,总共赚了200多块,连租车成本都不够。他用实践证明了一句废话:英语专业毕业生并非“全能”,至少不太适合体力工作。
但当我拜阅完杜杨的短视频时,我释然了。戴着头盔,骑着电驴,光看截图毫无违和感的他在途经橘子洲头时朗诵了一段英文版《沁园春·长沙》,偶遇送水大姐时讲解了如何用现在进行时表达“大姐正扛着一桶矿泉水爬楼”。尽管他手里握着车把,不再面对满堂的学生,但仍然煞有介事地“敲黑板”“划重点”。我猜,这可能是许多英语专业毕业生所热衷的“诲人不倦”吧。
对于杜杨的选择,有人悲悯其境遇,也有人斥其炒作。其实,当这条新闻变成严肃讨论的话题,参与其中的你已经输了。很显然,摩的并不是杜杨的谋生工具,而是他体验生活的交通工具,也是他创作视频的道具;“英语老师失业开摩的”不是空口无凭的瞎话,而是一句乐观主义的自嘲,也是一个视频博主吸引粉丝的噱头。对于杜杨,大众无需报以同情,也不应该无端非议,滥施网络暴力。
或许是受到舆论的压力,或许是遇到家人的阻力,又或许是担忧法律风险,杜杨的摩的生涯止于5天。他又失业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中年转型难度陡增,他似乎又从未跳脱出英语教育的圈子。正如他所说,他今后打算“用好网络平台,做一些知识科普内容”。
我所担心的,正在于此。因为和杜杨一样亟待转型的中年“名师”“校长”,不在少数,而网络平台上的年轻知识网红,已然数量可观。知识付费的竞争愈发激烈,这是肉眼可见的趋势;中道创业的大叔们能否杀出重围,却是人所未知的变数。
有网友在杜杨的最新视频下留言,“老师,你这个剪得没有特色啊,可惜了。”的确,少了摩的的反衬,穿回便装的杜杨失去了特色,也自然失去了关注,而极易引发的模仿效应更可能让他很快“泯然众人矣”。流量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留待杜杨等人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留给他们调剂生活、整装待发的时间,却不宽裕。对于普通家庭,人到中年重起炉灶是一个无法一笑而过的沉重话题。
当然,杜杨无疑是这些人中的幸运者,因为至少他摸到过打开流量之门的钥匙,至少他还有机会利用现有的人气在平台上发挥学历和专业的余热。我认同他的这句话,“如果什么都不干在家待着,才是真正的浪费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