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于泽
“双减”一声令下,学生作业负担减轻了,校外培训降温了。从各地媒体报道来看,诸如“双减后第一个周末,孩子们在这些地方玩嗨了”“双减后,孩子们笑得更灿烂”,社会反响是比较正面的。
中国是超大型社会,一两亿人同时竞争升学、升好学的机会,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人们有焦虑是自然的。作业没完没了,校外培训不断加码,家长、学生、老师陷入一种“囚徒困境”。实施“双减”,就是用齐步走的办法把人们从“囚徒困境”中超拔出来。
对家长来说,“双减”之后如何自处、未来怎么办,是一场考验。不少家长的顾虑在于,“双减”是否会变成学校自我减负的方式、如何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如何提高作业质量?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负责人在与市民直播互动时,回答的就是这类提问。
在一二线城市,招募家教的“英雄帖”已在社交媒体上四散开来,一年“30万元起”的高薪让围观的普通工薪阶层为之惊叹。由此可见“双减”工作背后的复杂性。
教育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双减”是一个重构义务教育的动态调整过程,人们最终如何应对,“抢跑”会不会成为问题,我们可以边走边看。
虽然效果尚待观察,但以减轻作业负担、培训负担为原则,恐怕是无可争议的。现在孩子减负,家长骤然轻松了许多,令人欣喜。如果任由校外培训制造教育焦虑、任由资本跑马圈地,我们就会陷在“内卷”中不能自拔,只会叫苦喊累日甚一日。
“双减”之下,家长是不是只有一条正确道路,是不是只有一种得宜的行动模式?我看也不是。中国家长有几亿,要不要总结几条抽象原则,让所有家长照着去做?我看大可不必。培养孩子和作家写作一样,是一项个性化、创造性的活动。如果统一步调齐步走,先不说客观上办不到,就算实现了,也未必能得到好结果。
我们不妨边走边看,一方面给政府留出施治施策的时间,另一方面冷静观察自家的孩子,从容应对新局面,坚定地做一些确定的事。对家长来说,我觉得可以确定的是,孩子的才艺教育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才艺教育是个好东西,值得长线投资。
中国人富起来了,但每天忙忙碌碌,有时候是为钱而忙,有时候是为出人头地而忙,有时候是为房子而忙,更多时候是为子孙而忙,但就是不明白自己是为什么活着、如何活得更好。网球、篮球不会打,音乐听不懂,更别提演奏,一辈子没什么兴趣爱好。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如今条件允许,应当让孩子拥有一两项兴趣爱好,弹得一两件乐器。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个重要动机。
有人说“双减”之后,家长应当增加对孩子的陪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长不是陪孩子不够,而是干涉过多、照顾过多。一棵树苗可以自己长成参天大树,如果老是有人浇水施肥,它迟早会烂根死掉。不少名人在自传或文章中感激父母对自己的信任,放手让自己作判断、作选择。当然,也有孩子需要父母增加陪伴,但这不是一般原则。
一声令下不是教育改革大功告成,而是行动的开始。“双减”必须做好加减法,家长忽略孩子的学业,肯定要吃亏。但现在有一个社会共识,就是学校要担起教育主体责任。如此,家长才能在给定的条件下,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