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双减的第一年,双减具体减什么?我相信大多数家长的理解就是给广大的学生减压减负。但最近,因为对双减政策的特别解读,一位老师被送上了热搜,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深圳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光明勤诚达学校的七年级老师在家长会上的ppt上这样解释双减:
所谓的双减,既不是减压也不是减负。双减,一减不优秀的孩子,二减不重视教育的父母。双减的本质是筛选,上筛选人才为国贡献,下筛选拉劳力为国添砖。
这段话在网上迅速被传播开来,很多人说,原来双减还可以这么解释。虽然学校相关老师及时出来解释,原话的前面还有一句话“社会上有些人对双减的看法”。也就是说,这句话并不是老师讲的双减的意思,而是把社会上一些人对双减的看法归纳了一下,老师也是借此向家长解释国家的双减政策,谁知道被网友误解了。
不过也有网友说道,这些都是大实话,只不过很多人不愿承认罢了,或者认为老师在制造焦虑。为什么很多人反而认为那些那些都是大实话呢?我想可能有以下这些原因吧!
第一:双减很美好,但是确实会造成学生两极分化更严重,一些家庭教育不到位的孩子确实会更快的掉队。
国家的双减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给学生减负减压,所以才会取缔辅导班,规定作业时间和考试次数,以及严禁公布成绩和名次,甚至严禁炒作高考状元等。目前看,双减的确起到了一定的减负作用。
双减很美好,学生的负担的确减轻了。但是因为学生的生长环境、家庭教育差异巨大,所以在双减背景下,一些家庭教育不到位的孩子更落后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来还有辅导班,家长管不了,还能送孩子去辅导班。现在辅导班没有了,有些孩子好像只能自生自灭了。比如家长很忙没空管孩子的、比如很多留守儿童、比如家长没文化管不了孩子学习的等等。他们的孩子可能掉队得更快了。
而一些家庭教育比较到位,家里很有钱的,自己就可以辅导孩子的学习,就算自己辅导不了也可以请一对一辅导,他们的孩子想胜出好像比以前更容易了。
第二:双减确实更利于国家选拔人才,这样才能选拔出一些不用刷题不用补课的真正天才。
中国的科技发展虽然很迅速,但不得不承认,在一些世界领先的科技方面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看看每年的诺贝尔奖就知道了。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如此辛苦诺贝尔奖还那么少呢?很多人说,就是因为我们的孩子从小刷题补课太多了,潜力早就被挖尽了,没有后劲了,所以我们的各种创新才那么少。
双减除了可以为学生彻底减负,也是非常利于国家选拔人才的。尤其是辅导班取缔后,我们的孩子再也没有了补课的渠道,不能补课不能刷题,这样筛选出来的人才不正是国家需要的吗?只有这样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人才。所以双减对国家的长远发展绝对意义非凡。
至于被筛选下去的,也正说明这些孩子不适合学习,刚好去当技术工人。
家长的焦虑在中考和高考,只要还是一考定终身,不论怎么减负家长的焦虑也不会消失。
看看双减后,查处多少一对一补课,而很多是无法查到的。这些家长为什么在双减背景下还不给孩子减负,说白了,就是为了中考和高考,因为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筛选掉。
这位老师只不过说了实话,虽然很难听,虽然看后有点焦虑,但认真想一想,是不是就是如此呢?
结束语:
教育的功利思想不解决,教育的评价机制不改变,我们的学生负担是不可能真正降下来的。看看这一段网上爆料出来的,有多少学校根本就没执行国家的减负政策。早读照样有、考试次数一点也没少、成绩照样公布、照样按成绩给大家排队,一切还是从前的样子。
双减的理想很美好,为学生彻底减负减压,但现阶段,这个目标真的能实现吗?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