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不可思议! 37名家长联名要求7岁女童转学, 不仅是教育理念的问题

事情发生在贵阳,一所北师大在贵阳的一个附属小学,在当地也算是名校,家长们都以能进入这个学校为荣,却发生了一件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 全班39个学生,就有37各家长联名上书学校,要求学校让本班的一个7岁的小女孩转学。

看到这里,很多人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呢?这个小女孩因何就犯了“众怒”,导致几乎全班的家长强烈要求其转学呢?女孩叫“妞妞”(化名),妈妈是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的工作人员,也是个知识分子,工作也是比较体面的。事情的起因在于妞妞的妈妈的教育理念和老师以及其他的家长太不一样。

相对于其他家长对孩子关注重点在于学习,妞妞的妈妈更为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双减形势之下,妞妞妈妈认为班主任翟老师作业布置得太多,孩子回家要做三四个小时的作业,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当前的双减政策也是背道而驰的。为了减轻孩子的作业负担,妞妞爸爸帮助孩子写了作业,一个月之后,老师发现了,并且对妞妞提出了批评。

为此,妞妞的妈妈和老师坦诚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老师作业布置量过大。教育理念不同,其实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况且现在双减大力推行,老师大量布置作业本身并不符合当下的潮流。

此事被班上的家委会知道之后,唯恐老师今后会减少作业量,导致学生成绩下降,于是这件小事被发酵,矛盾被扩大。妞妞在班上被其他小伙伴孤立。更为过分的是,全班39个家长,居然有37人签字,联名上书,要求学校让妞妞转学,以免影响他们的孩子。

虽然看上去这是一个偶发事件,但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为何双减力度很大,收效却并不是很明显。因为大多数家长还是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摆在第一位,对老师的超量布置作业是认可和支持的,对于反对老师超量布置作业的家长是排斥的,所以才会有这个事件的发生。

名校之所以是名校,靠的是什么?是素质教育吗,我想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的,靠的还是好的成绩和升学率。名师为什么是名师?靠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吗,我想大多数情况下也不是的,还是看教学成绩的。比如这个事件当中的翟老师,就是“市级的名班主任”。

双减政策,学校能不能理解,老师能不能理解,家长能不能理解,我想都是可以的。从长远来看,大家都知道这是对孩子发展有好处的,但是家长不想让自己孩子在目前吃亏,毕竟还有中考,高考在那等着呢,都想着让别人家的孩子减去吧,这样自家孩子面临的竞争就会小很多了。

学校,老师,当然就更能理解这个政策的重要性了,但是为了名校的光环,为了名师的荣誉,教学质量是不能滑坡的,所以都想着让别的学校先减吧,这样自己名校光环,名师的荣誉就能长盛不衰了。

老师也知道,超量布置作业是违规的,但是家长不说,谁会知道呢?所以有一个家长提出反对,就变成了异类,孩子被孤立直到联名要求其孩子转学,在其他家长看来,这就是一颗要搅坏一锅粥的“老鼠屎”,必欲除之而后快。

事实上,家长们的目的最后也达到了,因为孩子受到孤立,考虑到孩子的身心发展,妞妞妈妈无奈之下只好把孩子转到一家私立学校。事情被曝光之后,班主任也受到相应的处理,比如通报批评,取消了荣誉称号等,但是这件事情会在年幼的妞妞心理留下什么呢?

在这个事件中,家委会成为被吐槽的对象,因为孤立的行为,签名活动,都是由家委会牵头的。家委会本来是个联络家长和学校的组织,但是这些年来没被少吐槽,有借着家委会名义搞捐款,搞摊派的,有以家委会的名义摊派给老师送礼的。老师有些不好说的话,不好下的通知,也会转由家委会的名义下达,万一出了问题,这样一个不是组织的组织就变成了背锅侠。

这样看来,家委会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很鸡肋的组织,成了少数人巴结老师,谋取照顾的工具,也成为了班级舆论的一个风向标。

双减政策下,你是否支持老师少布置甚至不布置作业呢?我想大多数家长是不愿意的,不仅不愿意,还希望老师能多布置作业,多讲题,让自家孩子能快人一步,教育焦虑也不是一纸文件就能彻底解决的,人们的观念转变还需要时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