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职普分流,究竟好不好?

当下“双减”赢得了不少家长和学生的掌声。最近又有“职普分流”的话题引起了热议。

教育关乎千家万户,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

不得不说,关于职业教育的文件也相继出台,其中包含了对职业教育的殷切期望。不过,在教育的背后,有人认为如今社会发生巨变,过去没有文化可以干苦力,但是现在没有文化可能很难有工作。

众所周知,中国这几年一直在强调产业调整,从上层面来看,是产业发生了改变,但是从人的角度来看,是人工的需求也在发生转变。以前可以没有文化出力赚钱,但是在产业转变过程中,没有一点技术和文化,就很难适应当前的产业。

换句话来说,不是人在选择产业,而是产业在选择人。

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可以说,对于职业教育的文件频出,是产业调整的一种必然结果。

当前,许多家长对于“职普分流”政策充满忧虑。其实,当前大专生在走向就业岗位,可能也是进入工厂,而且甚至是一些本科生也是如此。

不过,这些劳动者多数缺乏一定的职业技能,反而在进入厂里还需要经过培训,才能适应当前的岗位,这也成为了企业的一种用人成本。与其很多学生上完学,进入工厂工作,倒不如让一些学生在学校就能够掌握一定的技能,减少企业的用人成本,这样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当然,作为家长其实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坐在办公室里,可是实际上产业升级之后,“职业教育”也会发生改变。对于许多人来说,就是要改变过去的观念,重新审视职业教育,而并非是“后进生”的退路。未来的职业教育,应该是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的“天堂”。

换句话说,普高应该更加趋向理论。

不过,有人提出普职并重,建立起两个高考和高教体系。也就是说除了普通高教和高考外,还要建立起“职教高考”,甚至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双体系的建立下,也应该注重建立二者可以相互转变的机制。

毕竟,无论是培养纯理论,还是培养纯技术的人才,都很难满足社会的“复合型”人才需求。相反,如果职业教育和普高教育下,能够在某一个学历阶段可以实现完美的转化亦或是合二为一,那才是真正的“并重”。

当然,这也就对高校的培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简单地来说,我们国家的精密机床,许多母机的制造和研发的人才培养,首先高校应该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也就意味着职业学校不能将学生定位成为“工人”,而应该定位自己培养的是“国匠”,是技术人才亦或是应用型人才,形成一套有深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校企合作,也为中国企业和高校发展开启了新篇章,但是在职业教育崛起的背景下,笔者在这里也想提一点建议,就是在高校的设置上,应该在应用型高校与研究型高校之上设立一个综合类研究院,通过研究院来形成应用技术与理论研究的交流机制,也是职业教育与普高教育的一个交汇点。

换句话来说,我们应该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理论的人才,只是这两种人才,会在精通方面各有偏重罢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