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非学科类的素质教育升温,再加上疫情让家长对孩子体质的重视,多重因素叠加催热了青少年体育培训。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体育类培训兴起的同时,也亟需规范管理。
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体质
10月19日晚上8点30分,越城区城东1051文化创意园一家体育培训中心场馆内灯火通明、人头攒动。记者看到,很多青少年在这里打篮球、打羽毛球、练习跳绳。
王浩宇是北海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家里原来给他报了英语班、作文班、奥数班,“双减”之后,这些辅导班陆续停课了,爸爸王建飞就给孩子报了攀岩课。王建飞说,学了一段时间,觉得孩子的手脚协调能力有提高,胆量也变大了。
孟艺萱是秀水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个月,妈妈姜金琴刚给她报了一个游泳班,每周学三次。“我们现在报游泳班已经算晚的了。”孟艺萱说,她其实早就想学游泳,但原先因为作业多,没有时间学,现在好了,可以痛快地玩水了,她的言语中满是兴奋。
记者发现,眼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体质的提升。一方面,家长希望通过有效的体育锻炼,增强孩子身体素质、培养孩子团队协作能力和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勇气;另一方面,很多家长也是在为今后孩子的小升初升学考试打基础、做准备。
青少年体育培训升温
汪杰是越城区一家乒乓球馆的负责人兼教练,最近他明显感到场地有点不够用了。“原先来打球的大多是成年人,现在有很多中小学生、甚至是幼儿园的孩子来报名。”汪杰说,自己正在寻找合适的训练场地,准备再开一家球馆。
“‘双减’之后明显感觉到来报名和咨询的家长变多了。”镜湖新区一家体育培训中心负责招生的仝飞教练告诉记者,中心每一个年龄段的班都报满了,不仅周一到周五的课程全满,连周末的课程也是满员,如果现在要报名就得等新开班,或者插班。
越城区城西一家体育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说:“‘双减’助推了体育培训的热度,而新冠肺炎疫情也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孩子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该负责人说,该培训机构的总部在宁波,目前绍兴有两家分店,因为今年青少年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育项目学习的人明显增多,几乎是去年的2倍,所以总部正在制订计划,要在绍兴开第三家分店。
位于迪荡商圈的一家学科类培训机构正面临着转型,该机构负责人说,现在正在和体育行业的专业人士对接、洽谈,明年春季就能完成转型。
亟待加大行业监管力度
体育类培训市场火爆,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难免会有一些鱼龙混杂的情况。对此,一些家长也表示担忧。
越城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说:“家长们要擦亮眼睛,理性报名参加体育类培训。”该负责人建议,家长们在给孩子选择体育类培训机构时,一方面要看清机构是否具有有关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掌控好孩子运动时长和强度,坚持劳逸结合,谨防过犹不及,给孩子身体造成伤害。
“参加体育锻炼是好事,这是对学科类学习的有机补充,有益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呼吁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体育类培训机构的监管。”越城区少儿艺校校长马士力说,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的监管力度,为青少年营造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锻炼环境,使其真正起到强身健体、塑造意志品质的作用。
记者从越城区教体局了解到,接下来,相关部门将出台更为细化的管理条例,严格规范体育类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