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知在线主笔团
前不久,网友发现张桂梅老师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最新版)。
网友3字留言刷屏:她值得!
不由得让人想起在万众瞩目的“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张桂梅的身影让人几度热泪盈眶。
她看起来瘦小孱弱,双手贴满膏药,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艰难地走进礼堂,显然是被病痛折磨已久。
但当她作为代表发言时,不起眼的身躯却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慷慨激昂地说:
“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当所有鲜花掌声涌向她,她只给世人留下一个低调的背影和一句“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
巨大的反差,给人带来的却是深深的震撼与由衷的钦佩。
01“我也曾想过一了百了”
网上曾流传过张老师年轻时的照片。
她扎着两个麻花辫,戴着大大的黑框眼镜,脸上甚至还有没完全褪去的婴儿肥,一脸阳光和懵懂。
那时,她刚刚17岁,从东北的家来到了千里之外的云南,与姐姐一同支边。
张桂梅很快考上丽江师范学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都是工作骨干,甚至连感情都顾不上。
一直到31岁那年,张桂梅才遇到了自己一生最爱的男人。
两年过后,两人喜结连理,张桂梅也随丈夫来到了大理,成为一名老师。
回忆起当初的生活,张桂梅依然笑得十分甜蜜:
“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光,每天只管教书,家里不用我做饭,看中什么衣服他马上就给我买。”
原本,张桂梅以为幸福的生活正要开始,然而,谁也不曾料到,一切在她39岁时戛然而止。
丈夫患癌不久就去世,只留下了孑然一身的张桂梅,和一个破碎的家。
无儿无女无牵挂的她,每天睹物思人,愈发悲痛难当,一度曾想过一了百了。
几经纠结,张桂梅决定离开,去一个远远的地方“躲起来”,了此余生。
于是,她来到了偏远的丽江市华坪县当老师。
但一次患病的经历却让她改变了想法,死心塌地想要为这个县城做点什么。
当时,她被查出子宫肌瘤,医生建议她立即手术,但她根本无钱医治。
是华坪县妇联为她发起了募捐,现场的老乡们甚至把仅有的路费都捐了出来。
还有学生家长去山上为她采野灵芝,野核桃,全数拿来,只为让她治病。
华坪人的善良让张桂梅彻底打消了消极度日的念头,她对自己说“活着吧,好好活下去,可以还华坪人民的人情债。”
就这样,那个曾经雷厉风行的女干部张桂梅,又回来了。
02“所有人都把我当骗子”
行动起来的张桂梅,不仅看到了华坪当地落后的教育现状,还发现了一件怪事:
那些女学生,常常上学上到一半就不见了,有的回家嫁人,有的出门打工。
没人在乎这些女孩能不能接受教育。
关键时刻,张桂梅站了出来,她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
那一年,张桂梅45岁。
关于办学,一开始,张桂梅想得很简单,“全省那么多人,每个人出2块钱,也有很大一笔钱了”。
然而,现实狠狠打了她一记耳光,没人愿意捐款,有人甚至把她当成了骗子。
张桂梅不信邪,拿着大大的捐款箱,在昆明街头近乎乞讨地挨家挨户地筹钱。
但她得到的,是有人吐口水,有人唾骂,有人放狗咬她。
整整五年过去,她也才筹了一万元,和建造一整座学校的费用比起来,无异于杯水车薪。
一切转机,来自2007年张桂梅参加全国人大时,穿得那条破破烂烂的牛仔裤。
在众多衣着光鲜的代表中,新华社记者发现了她。
随着报道问世,张桂梅的心愿第一次被堂堂正正地说了出来:
“我要办一所免费的高中。让大山深处的女孩有书读。”
很快,当张桂梅回到华坪后,丽江市、华坪县分别给她一百万,让她筹建女高。
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
全国第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真的建起来了。
虽然这所学校最初甚至连围墙都没有,就连教学楼也是厕所改建的。
但张桂梅咬着牙,带着寥寥几个老师,立志为大山里的女孩们“逆天改命”。
当年9月,华坪女高的第一届学生入学了,共计100人。
当时,没有人看好这所磕磕绊绊办起来的学校,如今,13年过去,华坪女高却成了丽江本科达线率最高的高中之一。
这些年来,这所特别的女子高中一共走出了1804名毕业生。
这背后,是1804个从落后的大山被拯救的女孩,也是1804个重新拥有选择权的生命。
03“我的学生绝不能做家庭主妇”
关于张桂梅,并不是没有争议的。
一是她对于“家庭主妇”的论断,另一个则是她对“填鸭式教育”的坚守。
去年,有一位华坪女高的毕业生回来看望她,并表示要捐款。
当张桂梅听说对方是全职太太后,脸色陡然一变,不仅拒绝了捐款,还生气地说“我最反对当全职太太”。
一时间,无数嘲讽、抨击和辱骂向张桂梅袭来。
有人甚至认为,张桂梅这是否定了女性的价值,是在侮辱全职太太群体。
但张桂梅丝毫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当记者再一次采访时,她依然坚定地认为:
当全职太太,时间一久就被社会淘汰了。
让所有人意外的是,站出来为张桂梅说话的,正是那位被她“骂出门”的全职太太学生。
她是华坪女高第一届100个学生之一。
对于张老师近乎贬低的评价,这个学生却说:
“张老师话丑理正,(反对当全职太太)她是从我们(女高毕业生)的立场去说的。”
因为华坪女高不同于其他,在这里的学生出身农门,有的甚至连吃饱穿暖都做不到。
张桂梅费尽心力让这些孩子能有学可上,为的自然不是让她们继续囿于家庭,而是走出去,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就像张桂梅为女高写的校训: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正是因为张桂梅深深明白女性的无限可能,才更不愿意自己的学生重复上一辈人的老路。
她给女高学生带来的,从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保障,而是照亮整个世界的一束光。
04“为了你,我再多活几年”
今年高考结束后,有人采访张桂梅。
她一如往常穿着黑黢黢的衣服,独自躲在办公室里,只有提起学生时,她脸上才会露出久违的笑容。
她笑着回忆起和学生的对话。
学生看望她时,瞬间就哭了,说“你怎么这么瘦了。”她说自己身体不好。
学生哭着说“你再多活两年吧。”
她故意说气话,我活得多痛苦啊,全身都疼。你让我等着你,你要做什么……
学生说,我要考国务院公务员。
她这才笑着答应,好嘛好嘛,我就活着吧……
活着,已经成了张桂梅和学生的约定。
记得在一次采访里,她坦言自己也怕死:“我最担心晚上睡一觉,人没了。”
但她想的不是自己,而是没人保护女高的孩子们。
对这个老人来说,活着不是出于求生欲望,而是因为放不下学生,放不下整个学校。
2018年,张桂梅一度病危,在病床上面对来看望她的县领导,她想的不是个人,而是说了一句:
“我情况不太好,能不能让民政部门把丧葬费提前给我,我想看着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她一面奋力托举每个大山里的孩子,把所有苦痛独自咽下,一面却又对所有学生说:
“一个人在大山里这么扛着很苦很累,但这是我的自愿,是我的事情,与你们无关,不要有任何包袱。
走出去了就一心向前,不要回来。”
她生怕自己拖累了学生向外走的步伐,于是宁可表现出不近人情的样子,拒绝探望、拒绝捐款,把所有的辛苦留给了自己。
过去,人们总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赞美老师,看到张桂梅才明白,这句诗原来并不是夸大,而是最真实的写照。
05
有人说,从前不信真的有逆天改命,也有人说,不相信有人能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但这些想法在张桂梅身上,都成了现实。
记得张桂梅管理学生时,有一个小细节。
她总是会提前到达教学楼,颤颤巍巍地爬上四层楼梯,把每个教室的灯都打开。
用她的话说,女孩子都怕黑,开灯了亮堂了,她们也就不怕了。
这不正是张桂梅一生在做的事吗?
她在黑暗中艰难前行,只为给孩子们点亮整个世界。
常有人讨论,女性力量到底是什么?
其实,女性力量就是人的力量,在真正的善良、奉献、勇敢、伟大面前,不分性别,不问男女。
平凡的张桂梅,用一己之力,让整个世界都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可能。
致敬,张桂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