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考试减少后, 学校出现了“阶段性评估”?

自实施“双减”政策以来,许多学校貌似十分支持国家的政策,完全按照“双减”的要求来,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但在实际操作中阳奉阴违,或者拿着“双减”的大旗做着消极怠惰事的学校也是有不少的。

双减提质阶段性评估

按照双减的要求,小学一二年级是不应该出现书面考试的,三至六年级应该只有期末一场考试。

但在实际情况中,在许多校领导和家长的有意无意的要求下,出现了换汤不换药的所谓“阶段性评估”,这和之前的单元测试和月考之类的,除了试卷题目不一样外,有任何不同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校外辅导机构在搞小动作之外,有些学校为什么明着高举“双减”的大旗“积极”做出改变,暗地里又在“原地不动”?

而家长们并没有看到,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并找到自己的兴趣,才是下一个时代社会需要的顶梁柱

从家长的角度来讲,老师能够继续发给孩子发试卷考试,是一种十分负责任的方式,而忽略老师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究竟有没有做好教育工作的本质问题。老师们继续拿着考试和考试成绩转移矛盾,本身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行为”

有的家长依然看中孩子的学习成绩说明他们仍然在认为机械地掌握考试的能力,才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光明的未来。这部分家长仍然坚持认为,自家孩子的幸福是建立通过某种方式在学业、事业上获得一个更加有利的位置,才能够让自己的孩子获得幸福的人生。

这部分家长本身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明显是在刻舟求剑,看不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追求差异化的生活方式

而家长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上一代人,为了温饱和更好的生活,只能放下自己的梦想和爱好,早早背负起家国赋予的重担,蹒跚前进。但是随着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物质条件的极大提高,让整个国家并不需要人民如之前那样辛苦。

所以能够独立思考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许多家长自己都不免被短视频占领“碎片时间”,而失去了和家人朋友交流感情的时间,被各种“优惠”、“轻奢”、“高质量”的概念掏空腰包。

家长需要明白下一代人所从事的工作,将更多地出于他们的兴趣,而不是某种糊口的差事。而兴趣这种东西,很可能就在一轮轮的题山卷海中消逝殆尽。那些不知道自己将要干什么的新一代大学生,难道不值得各位家长反思吗?

从老师角度上看,无论是之前,现在,还是以后,对于老师来说,教育熊孩子不是最辛苦的,应付熊家长才是最辛苦的

从大部分老师一缕缕掉下的头发就可以看出,在“轻松”的课程之后,老师是需要担负着多少心理压力的。负责任,但人际交往能力稍差的老师,往往成为家长和学校双方矛盾的出气筒。

就拿出试卷这回事来说,也就是“双减提质阶段性评估”,许多老师确实只是在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是以学生、家长自愿做题目为前提的,有的家长却认为这是在区别对待学生

而有的学校仍然在用题海战术来应付小升初和中考,在遇到上级单位的调查时,比方说发给学生调查“双减”执行情况的问卷,就会要求学生填写“标准答案”。这样的行为着实让人感到不适。

总结

一份“双减提质阶段性评估”的试卷,并不能说明使用它的老师一定有错,因为这对于老师来说能针对性的教学,但这显然违背了要求,而且很多学生是不支持的,因为这是变相的参加考试。

而“双减”是正在施行中的政策,老师和家长要积极地交流、配合,才能更好地推进它的实施,并最终惠及到孩子们,让他们真正拥有光明的未来。所以老师应该换个角度出发,而不是再次安排学生“参加评估”,毕竟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很重要。

考试减少后,学校出现了“阶段性评估”?

学校出现的“阶段性评估”,是对是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