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级

流传数百年的古典教学法, 语法翻译法在现代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以浸入式教学等直接法为主流的现代英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的思想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不过虽然大多数老师在理念上并不认同这个方法,但课堂实践中却仍在使用。最典型的莫过于新概念英语教学,一套以听说法和交际法为核心理念的教材生生被教成了语法宝典。

上世纪40年代前语法翻译法曾在语言教学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如果以16世纪作为起点的话,堪称历史最悠久的语言教学法之一。它起源于欧洲拉丁语、希腊语等古典语言教学,所以最初被称作古典法或传统法,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古典语言逐渐被各国现代语言所取代,当时的比较语言学观点认为这些语言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可以通过母语与外语之间逐字逐句的翻译对照进行学习,这种利用母语进行外语教学的理论,使得语法翻译法成为影响欧洲外语教学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教学法,并且由此奠定了外语教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基础。

19世纪初这种方法被应用到儿童的外语学习中,由于传统模式中的语篇分析不适合年龄小的孩子,所以学习单元从语篇被缩短到句子,这样也更加容易界定语法重点,同时教学重心也从古典法单纯侧重语法转向语法与翻译的兼顾。这个改良的过程首先在19世纪的德国完成,所以语法翻译法当时也被称作普鲁士教学法。相对于古典法而言,这种针对小学生设计的语法翻译法接受起来更容易,更具有普适性,因此得到了快速传播。事实上这种方法对法语、德语等语法相对复杂的语种效果更明显,但当时的语法学家遵循这套方法把英语语法也分割得越来越繁琐,以致逐渐为后人所诟病。

那么语法翻译法在教学中具体如何操作呢?我们大体上可以把它概括为几个基本环节:首先是用母语讲解语法规则;其次是学习对照母语翻译的词汇表;在完成了这两步语言知识的学习后,就开始母语与外语之间的互译练习;而最后的测验可能是要求学生能够翻译整篇文章。整个目标检测的重点是书面语的准确度和对词汇语法规则的记忆。

应用语言学家Guy Cook认为,语法翻译法如果被应用在今天的外语课堂上,或许只是适合那些对目标语言不够精通,甚至没有精力认真备课的教师,因为这种照本宣科的方式在课堂上实施起来相对简单。

现代外语教学所倡导的全语言浸入式学习,使得语法翻译法在一个多世纪的衰落中也在逐渐嬗变,其中翻译的部分被淡化,而语法知识体系却越来越丰富完善。在Scott Thornbury看来这是个错误的方向,适当的母语翻译的介入有时候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同时翻译也是巩固词汇语法知识和检测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当然,尽管如此,语法翻译法以训练读写能力为目标,这与现代语言教学综合发展语用技能的目标相比,是明显的缺陷,但其对句型结构、语法准确性的巩固,对读写能力的提升,仍然不失为亮点,如果英语老师能够在教学设计中取长补短,课堂上通过丰富的听力口语教学活动加以平衡,语法翻译法仍然是现代英语教学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

以上部分内容摘自国际英语教学大师Scott Thornbury的《英语教学30法》,在这本书中他以不同教学法的共性特点进行分类,从五个维度系统梳理了国际上主流的30种英语教学法。张敏老师在本书基础上通过讲解+举例的方式,帮助老师们彻底理解这些教学法的概念、特点、适用情境,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为英语老师的日常教学提供参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