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提升专硕培养质量 成就更多人才

距离2022年考研还有几天时间。对于今年的“考研党”来说,“学硕缩招”是颇受关注的话题。近两年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停招部分学术学位硕士,取消学硕统考,涉及经济管理、新闻传播、应用心理学等多个学科。

对此,有专家表示,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刚开始研究生教育时,学术硕士事实上承担了一部分博士生教育的功能,是培养高校师资、培育高端人才的主要力量。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学术硕士的定位和功能作出适当调整是一个必然趋势。去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其中明确提到,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同时,《关于开展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中要求,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向专业学位倾斜。

然而,目前社会上仍存在对专业硕士含金量的担忧。一方面是因为一些人认为学硕的招生数量少,看似含金量更高;另一方面是由于有些学校师资水平、教学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专业学位设立时间不长,导致专硕成为“缩水版”的学硕,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没有达到预期。而扭转此观念,促进专业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共同成长,还需高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高校应加快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避免只降低专业学位硕士理论学习要求,而没有保证实践学习的质量。为此,高校应适当增加实践型教学内容比例,避免脱离实际,空谈理论。高校可以选拔业界名师参与学生课堂,强化师资力量,不断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有效融合;还应结合自身所设专业学位特点,发挥所长参与社会共治。例如,北京大学的“音乐与流行”课程,邀请小提琴演奏家靳海音和音乐人梁翘柏走上讲台,面对面与学生分享经验,让学生在真实的音乐氛围中感受音乐知识。北京建筑大学与西城区新街口街道联合共建“北京老城保护更新基地”,针对老城保护与更新中的问题及百姓诉求开展研究与实践。此外,高校还应明确专业学位毕业考核水准,不能“严进宽出”“宽进宽出”,而要做好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把关。只有专硕人才的培养质量高起来,社会对其认可度才会随之改观。

在面临学硕和专硕的选择时,学生应立足自身作出选择。学硕好还是专硕好,没有定论,学生应从自身特点和兴趣出发,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只因为社会认可度高或考试难度低就贸然决定,而应认真剖析、理性判断、合理规划自身研究方向。学生在选择专硕培养方式后,应在积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将二者融会贯通,用自身实力破解社会上怀疑的声音。

促进学硕和专硕协同发展还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用人单位要不断完善人才选拔制度,积极为人才松绑,重视人才能力选拔,避免只看出身。只有赋予专硕人才更多证明自己的机会,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施展才华、发挥价值。只有用正确的眼光看待专硕和学硕人才,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的良好风气。(中国教育报记者张湘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