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曾经的“五道杠少年”和“不屑弟”现状如何? 一个民办, 一个哈佛

相信“五道杠少年”这个词,大家多少会有所耳闻。湖北省一个名叫黄艺博的初一学生,曾任中国少先队武汉总队副总队长,而这一职务会佩戴“五道杠”。因其在若干张照片中,手臂上佩戴的五道杠臂章分外显眼,被网友称作“五道杠少年”。

从2011年4月30日开始,一篇载有“五道杠少年”——黄艺博的照片的博文,受到了网友的大量转载与评论。随后,黄艺博的社交平台迅速被围观,他的一些文字和照片被转发、评论。不到两天的时间,就突破了90万的点击量。

黄艺博的社交平台从无人问津,到浏览量一举超过90万。由此可见人们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在人们热议此事时,我们应如何更理性地去看待这一事件呢?

据媒体报道,黄艺博从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从7岁起每天阅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这类报纸,并已在全国重要报刊发表了100余篇文章。黄艺博“五道杠”、特殊简历和成人化的神情,这一系列背后的成因到底是什么?

不得不说,当原本应当读《童话大王》、《哈利波特》的年纪,却埋头于报刊,在原本应该天真无邪的脸上,却是一脸官味十足的霸气,在原本应是纯真的年纪,却时时挂着“五道杠”显示。令人感到又滑稽,又心痛。

这完全与年龄错位的种种表现,引发了网友对其父母的教育理念的质疑与批评。然而,我们是不是也应深入思考一下,又是什么造成了黄艺博父母错误的教育理念呢?我们先来看看,学校在这一事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每学期的班干部评选,都是学校的重头戏。在这之前,也是部分家长与老师互动较频繁的时期,频率有望超过教师节。当然,清廉的老师还是有的,尽管凤毛麟角,甚为稀有,总归这样的老师还真有。

正所谓“上所行,下所效”,现在,不用说中学,小学的班级也早已经“官僚化”。二道杠在一道杠面前,一定有着十分的优越感,三道杠来了,又秒杀二道杠。在孩子不知道职务与服务意识、责任等的关系时,学校又没有去正确的引导,难免形成不良的“优越感”。

如果大家要口诛笔伐的话,是不是也应该更多地关注学校,乃至社会的成因呢?无论家长、孩子都是社会的产物。从根本上认识到错误所在,才能真正杜绝这类事情对更多家长、孩子的伤害。

据某研究表明,中国人比所有外国人都更渴望升官发财。“官本位”的思想,永远跟“跪下去”的灵魂,密不可分。在权力面前,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权力面前,苏格拉底选择慷慨赴死。

当举世闻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对哲学家第欧根尼说,“第欧根尼先生,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吗?”衣衫的欧根尼说,“请往边上站一点,你挡住了我的阳光。”灵魂的高贵,就在于面对权力有质疑、有说“不”的勇气。

而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学习服从。失去了质疑精神,就已经失去了培养真正人才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不屑弟”能够成为另一个焦点的原因。

新闻报道“五道杠少年”——黄艺博之时,在他的斜后方有一位男生,撇着嘴,一脸不屑,露出了鄙夷的神情。这位同学就是孙童,被网友们戏称为“不屑弟”。甚至连著名主持人孟非,都对孙童面露不屑的表情的经典图片,进行了转发,称赞他“真实”。

确实,真,是一切生命健康成长的条件的必要条件。失去了纯真的童年,如同一个任人摆布的“玩偶”。而最悲哀的玩偶,感觉不到拉线人的存在。最悲剧的是“套中人”,感受不到套子的存在。

对于一望而知的弱者,我们总是会报以同情的理解。对于看似风头出尽,却是受害者的弱者,我们不一定有能力分辨,他们为那个强大的惯性——“官本位”思想,牺牲了自己一去不返的童年。

与此同时,我们又看到,有些商家甚至在贩卖此事件的衍生产品,如五道杠袖章、五道杠T恤等等,真的是“商机算尽”。社会毕竟是由每一个人构成的,商家们是否应该在谋利的同时,分析一下社会效应?

一切事物都是“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没有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道德意识,被这种“官本位”夺走童年的孩子只会更多。社会、家长有着主要的责任,而家长是社会的一员,更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其中也必须负一定的责任。

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往往决定了孩子成长的方向。一切打着爱的名义,使孩子变为功利主者的家长,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请不要利用孩子成长时对家长,以及外部环境的信任,去用最功利的方式操纵、利用,向你投来的最纯真的目光。

距离2011年已有10年之遥,曾经的“五道杠少年”和“不屑弟”,两个令无数网友瞩目的孩子现状如何?

2016年,在自主招生的过程中,黄艺博那满载荣誉感的简历被武汉大学一眼相中。武汉大学当即表示,如黄艺博高考成绩可以超一本线40分,就欢迎其入武汉大学就读。

也许是因为他的基础不算好,也许是因为高中课业本就艰涩、繁重,再加之黄艺博在课外活动上花了太多时间,分散了精力。总之,最后高考只考了477分,未达一本线。没有被心仪的大学录取,最后去了一所民办的三本院校——武汉学院。

当年与黄艺博一同被大家关注到的“不屑弟”孙童,在高考中的表现却与他截然相反。孙童小时候较顽皮,自打入学以来,也许是由于孙童调皮的性格,也许是他根本不屑于当干部,总之,他一直属于“草民一族”。

正所谓“无官一身轻”。高考时,孙童以良好的成绩考取了华中农业大学,后来传闻他去了哈佛大学深造。如今的两人,境遇大不相同,但这种结局却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少一项分散注意力的事情,当然肯定会有利于高考,但并非所有没有官职的学生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或许跟他有着真情性,活出本色,心里没有那么多杂音,有着密切的关系吧。这个结局,似乎也可以给一心想让孩子从小“步入官场”的家长一个警醒。

儿童、少年时期没有真正为自己活过的孩子,很难有真正的自主学习力,更不要说创造力。当一切以外力为驱动时,从某种意义而言,他并未真正地活过,这也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为孩子留一片属于自己的晴空,这也是社会、学校、家长,应该给予孩子的最基本的保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