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晓莹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科学家,她以中国人的身份,参加国际活动,凭着自己的学术成就,赢得了各国专家的广泛认可,还获得了上千万元的大奖。
德国的著名科研机构,为挽留庄晓莹,给了她上千万元的大奖,还开出了极高的待遇,结果也没有留住她。意志坚定的庄晓莹,拒绝了国外的高薪待遇,坚持回国效力。
她的明智选择,感动了很多同胞。不少人刚得知庄晓莹的故事时,本能地觉得她是一个天才,可事实并非如此。
年轻时的庄晓莹,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她小时候成绩一般,父母也是普通的老百姓。
读书时,庄晓莹最大的特点就是偏科,她的数学成绩非常优秀,其他科目的成绩却经常不及格。
因此,她的名次在班里一直不是很高,学校老师曾多次帮庄晓莹补课,希望她能解决偏科问题,结果她一直没有改变自己的情况。
勉强考入高中后,庄晓莹痛定思痛,认真学习各个科目,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整体成绩。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庄晓莹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着越来越繁华的家乡,庄晓莹不由得想起了那些日夜奋斗的建筑师。
她对这些人的努力和付出非常敬佩,希望像他们一样,多为国家做出一些贡献。
因此,庄晓莹报考了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她刚做出这个决定时,父母都特别不理解,他们一直希望,孩子考一个医学专业,将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可是庄晓莹并没有因为父母的意见改变心意,她早就规划好了自己的未来。进入土木专业后,庄晓莹努力学习,个人能力大幅度提升。
在学习的过程中,庄晓莹无奈地发现,想要解决更多建筑系问题,必须搭配数学模型,研发新型材料。
这个解决方案说起来简单,可实际上却非常复杂,必须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才有可能通过不断研究将其实现。
思来想去,庄晓莹产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做出这个决定后,庄晓莹立刻开始为出国做准备。最终,她靠着优秀的学术论文,获得了英国杜伦大学的特别邀请。
几经辗转,庄晓莹来到了异国她乡,她没有被西方国家的繁荣迷惑,一直非常清醒。
在英国留学时,除了必要的日常活动之外,她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到了学习上,希望尽快突破瓶颈,研发出更有价值的新型材料。
很多人都知道,新型材料的问世,会改变行业的格局,但是很少有人愿意从事研发工作。
因为这种研发实在是太难了,英国的学生们普遍认为,与其花费那么多时间,去学习材料知识,进行复杂的研究,还不如学习一些金融知识,靠着不断变幻的市场,赚取一些快钱。
这种走捷径的观点,不仅影响了英国的学生,也影响了部分教授。有些教授看到庄晓莹的学习状态后,非但没有认可她的选择,反而时常劝告其他学生,不要像她一样死磕材料研究。
有一个跟庄晓莹关系很好的教授,因为不忍心看她虚度时光,多次跑来找她谈心,希望她能尽快改变心意,找一个相对轻松的领域去研究。
面对老教授的关怀,庄晓莹陷入了沉默。她很清楚,自己的研究非常艰难,但是她没有理由放弃。
她来外国留学的唯一目标,就是研发新型材料,为国家的后续建设,做一些贡献。如果人人都贪图轻松,不去做困难的事情。那么,国家的未来该由谁负责呢?
每次想到这一点,庄晓莹的心里,都会充满使命感。不管精神多么疲惫,她都能咬牙坚持下来。
经过3年的不断努力,庄晓莹利用电脑,构建数学模型和力学模型,对材料进行了优化处理,成功解决技术问题,大幅度提高了传统材料的性能。
她的研究成果发表之后,震撼了很多老专家。那些曾对庄晓莹冷嘲热讽的人,看着她的成就,不由得露出了羞愧的神色。
有个英国教授甚至感慨说,庄晓莹真是太让人敬佩了,她的技术成果,就算是美国也得用10年时间才有可能研发出来,没想到她只用了3年就成功了。
美国专家因为贪图庄晓莹的研发成果,想用几百万美元将其买断,庄晓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对方。
后来,德国的一个大型机构,为表彰庄晓莹对材料领域作出的贡献。给她颁发了一个大奖,总奖金高达165万欧元。按汇率计算的话,这笔钱相当于1250万人民币。
拿到这笔钱后,庄晓莹非常欣喜,但是她并没有拿着这些钱享受生活,而是以这笔钱为研发经费,组建了一个科研团队,继续进行后续研究,希望突破更多技术障碍。
不过,庄晓莹并没有因为这个大奖留在国外,而是选择了回归祖国。有人曾问她,既然已经在国外功成名就了,为何还要千里迢迢跑回来呢?
庄晓莹毫不犹豫地表示,她当年去外国读书,只是为了学习一些知识,她最大的动力,其实是为国家做贡献。
这么多年以来,她一直认为,是国家培养了她,没有国家的培养和支持,像她这样出身农村的普通女孩,早就随便找个人嫁了,根本没有出国读书的机会。她已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回报祖国当年的培养,是她应尽的本分。
庄晓莹回归祖国时,德国教授曾非常真诚地对她表示,只要你愿意回来,我们随时欢迎。
庄晓莹对他的认可非常感激,但是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心意,坚持回国奉献。
回国以后,庄晓莹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同济大学任职,一边进行科学研究,一边为国家培养人才。
庄晓莹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她有着一颗赤诚无私的爱国之心。每次给学生授课时,她都特别强调,国家的发展需要人才,我们要牢记国家的培养,就算是去了外国留学,也不能忘记自己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