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寒窗苦读十余年,为啥毕业都去做销售?,当代很多好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一走进求助市场,就惊讶地发现,市场只剩三类工作可以选择,销售娱乐服务。不是说好360行吗?其他工作都去哪儿啦?要解释这个现象,我们首先得知道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上需要人的岗位一直在减少,有了拖拉机、收获机、种田就不需要全家上阵啦,有人自动生产线,工厂就不用那么多工人了。那么这时人口的价值是什么呢?答案之一便是花钱。千万别觉得这很魔幻。现实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生产价值其实远远不如消费价值。从整个资本运转的角度来看,消费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就业才能支撑更多的消费。这个循环不能停。如果一人只挣钱不消费,对经济运转的贡献还不如一只宠物,但如果大家兜里没钱消费怎么办呢?历史书会告诉你,向外掠夺打开别国市场是一种方式,就像当年欧洲列强建东印度公司那样。不过,还有一个更常规的办法,那就是没有岗位去硬造岗位。
这就是所谓的罗斯福新政,比如修一条路,修了拆拆了就别以为是在做无用功。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从修路工人到卡车司机,到沙石厂工人,再到中间各个环节的商人,所有人都得到了工作,都赚到了票子,这些票子转头投入市场,又变成消费率,这些其他行业的运转,这个便是经济运转的底层逻辑,这个逻辑之下,市场的自我意识便是去筛选那些能够被无限填充的岗位,以便相关大量的就业需求。经过多次筛选,销售、娱乐、服务这三类职业最终脱颖而出,最多也就有了,你看到的大学生毕业之后要不去卖房卖保险,要不去送外卖,要拍视频写段子,这也真不愧大学生,因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剩下来的主要职业就这三种了。那既然是这样,我们在灵魂拷问一下读大学大学真的很有用吗?读过初中,是不是一样能干呢?这个问题就取决你关注什么呢?关注门槛还是关注天花板?看是销售,谁都能做,段子谁都能写。在任何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出现分层,哪些人和行业中脱颖而出,哪些人成为你总会头部,一定跟你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自律性紧密相关。书不会白读,路不会白走这个世界永远奖励用对方法努力的人,你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