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航
在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校园,笔者总能在一群研究生学员眼中看到光芒:那是一种矢志求索的热忱,并愿意为之奋斗的坚定。
这种矢志求索的热忱从何而来?
当笔者发出这个疑问时,博士研究生学员孙颖拿出了一张南海巡航的照片。
美丽的南海岛礁,海水清澈透明、富有层次。在灯塔指引着的潟湖入口处,一艘艘渔船缓慢入港。随着航迹由远至近,海水逐渐从深蓝变为淡蓝,在入港处呈现出碧绿的色彩。
夕阳下的南海,壮美中更添了几分温馨,令孙颖至今难以忘怀。守护这片让人魂牵梦萦的海域,是她主动参加各种演练、护航任务的动力,也是她选择攻读博士的初衷。如今,这片海域也成为她博士论文选题的直接来源。
“海拔4572米,气压571.7百帕;海拔4604米,气压569.2百帕……”标有海拔、气压以及经纬度的一组照片,是研究生学员罗嗣威从西藏边防调研回来的珍藏。
这片海拔高地,同样也是信仰高地。在这里,边防官兵心底那“清澈的爱”,让罗嗣威在撰写论文时充满使命感。
但满腔的热忱,并不必然带来论文撰写思路的畅通。从教室到战场,论文的选题和撰写,中间不仅隔着理论和知识的层层“屏障”,也隔着思维与实践的重重“关山”。
跨越论文与战场的“界河”,谈何容易。笔者曾看到,一些研究生常常挑灯夜战。然而,桌上散落的书本和资料,电脑屏幕上一个个不断闪烁的小窗口,都透露出他们心底的忧虑——自己的论文是否聚焦了实战的“靶心”?
为了让实战的导向真正立起来、让研究内容真正实起来,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把研究生们送到军委机关、战区联指、一线部队……学员们带着思考去、带着课题回,靠着一个个坚实的脚步,把论文写在军事斗争准备最前沿。
一名研究生调研回来后,心里有了底气:“调研不一定能解决心里所有的疑问,却能验证自己研究的是不是真问题。”
更多的研究生,在部队一线远行万里,在电脑前绞尽脑汁,逐步变得胸有硝烟、言之有物。
从某种意义上说,论文不是“写”出来的,是战位一线的灵感倾泻、是思维深处的不吐不快。
脚步踏进“战场”,大脑才能感知“斗争”。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学院围绕学位论文这一核心指标,不断使其聚焦“战场”这一靶心,让研究生在思维上实现转变与跃升。
采访结束时,这批研究生学员即将迎来战时政工网上推演。红蓝对抗、指令交替、谋略交锋……在这里,他们将运用论文的重要成果,看这份投向战场的答卷,能否经得起硝烟的检验。
跨过论文与战场的“界河”
■郭晓航王唯解放军报特约记者李习文
当导师高明峰教授问及毕业论文选题时,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研究生韩志伟的脑海里,又一次浮现出4年前在南苏丹的维和经历。
那天,在两支武装力量交火区,韩志伟和战友们冒着枪林弹雨,解救出一组7人联合国民事人员。4年来,这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被他反复咀嚼。
“我暂别部队来到院校读研,要做的课题、要写的论文,还是要对准自己和战友们的南苏丹生活,聚焦我军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政治工作作用发挥问题。”说完自己的想法,韩志伟看到导师欣慰的目光。
对韩志伟的毕业论文选题,研究生一大队大队长翟松峰的评价是:“既有硝烟味,也有学术味。”在这个大队,仅去年一年就有50多项研究生科研项目被列为全军军事类研究生资助课题。说起这几年学员们深入一线抓问题、瞄准打仗出成果的事情,翟松峰如数家珍。
亲眼见过、亲手干过,才有动笔的资格
2021年8月1日,建军节当天,研究生学员黄韦纬来到红其拉甫边防连。她毕业论文选题的关键词是“官兵心理能力建设”。尽管已经拿到不少部队数据,但在黄韦纬看来,无论如何,这篇论文都不能缺少海拔4300米以上边防官兵的数据和案例。
走进连队荣誉室,聆听锦旗背后那些荡气回肠的戍边故事,黄韦纬知道自己来对了地方。
收获伴着热泪如期而至。母病危、儿难归之时官兵朝着家乡方向磕下的响头,吾甫浪沟生死巡逻线上的狼嚎,甚至是温室大棚里那几根绿绿的嫩黄瓜,都让黄韦纬对自己的论文该写什么、怎么写有了新的认识:“边防线上的中国军人是超越了传统心理学教科书的‘超级样本’,极端的艰难困苦何以生长出极致的坚强乐观?这种独一无二,这种‘反常规’,才是我的论文真正需要解答的。”
同样在高原上找到“论文感觉”的,还有黄韦纬的同学鹿晓天。开题时,鹿晓天兴冲冲地抛出了一个时髦的题目,还洋洋洒洒递交上厚厚一沓“文献综述”。迎头却是专家们的一盆盆冷水:“提纲偏虚、观点空泛。”对此,导师给出了解决方法——去边防一线走一走。
一路西行,几番辗转,鹿晓天终于来到他的目的地——西藏军区昌都军分区。从上海到边陲,从海拔2米到海拔3500米,5万字的调研笔记记下来,有关问题现状、矛盾症结在心里有本细账了,鹿晓天才冷静地认识到论文开题报告会时自己虚在何处、空在哪里。捧着“冒着热气”的一线调研成果,鹿晓天的论文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研究生学员吴远江在部队的工作岗位是某训练基地船艇大队政委。作为一位“老政工”,他深思熟虑后选了有关战时政治工作的题目。肯定的同时,导师赵辉也给他拉了一把袖子:“写出来没问题,但要写出这个题目应有的分量,光有想法不行,还得去‘干’,用你的‘干’来检验你的‘论’。”
按照导师指点,吴远江把工作创新和论文写作统筹起来。一次,部队组织演练,他主动请缨担任某组组长,论文里的“想法”变身为演练中的“战法”,演练中的“战法”也启发了论文里的“想法”。
一场对抗演练下来,吴远江的表现让导演部刮目相看,吴远江对自己的论文也有了信心,心里乐开了花。回到学院正式开题,一套演练检验报告成了开题亮点,开题会成了研讨会,也为旁听的学员论文开题带来了全新的提示。
把论文摆进战场,把战场摆进论文
听完一场讲座,博士研究生学员彭春淋把论文部分章节由6万字删减到了3万字。
“在自己的设想里走得太投入,却忘了把论文摆进战场!”令彭春淋下如此“狠手”,正是这场“战时政治工作实践与体会”讲座中的一句话——“假把式的政治工作,在战场上毫无用处”。
讲座中,主讲人胡国桥研究员,是一名荣立过一等战功的战斗英雄。他讲述了自己在边境作战中的亲身经历。前沿阵地危机四伏,警戒哨孤身在外、任务危险,如何消除新兵执勤时的心理恐慌?连队干部将背包绳一头绑到新兵身上,另一头拴在自己手上。手拉绳动,生死相依,新兵逐渐适应战场环境。
“一个简单的细节,让我深受启发。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战,并不是看自己设计得如何高端、玄妙,关键是要融入指挥链、行动链,紧贴任务、切实有效。”彭春淋的论文主题是“联合作战政治工作运行机理研究”,面对这一具有相当难度的论文题目,他选择先做“减法”。
丢掉不符合实战要求的“瓶瓶罐罐”,才能真正聚焦核心问题。带着“瘦身”后的论文,彭春淋来到西部战区调研,为自己的研究再“淬一把火”。在不断打磨中,彭春淋的思维得到重塑,“机理”的面纱也一层层掀开。
“写论文,做研究,首先要向‘习以为常’说不。”作为陆军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融合式培养研究生杨明的思考带着“刀口向内”的锋利。
一次论文交流会上,杨明以“反诘”亮出自己的观点:“不是战场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而是自己熟悉什么就写什么,能行吗?”在导师王博指导下,装了满满一肚子部队教育管理现实情况和成型经验的杨明,舍去烂熟于心的东西,下了“归零创新”的决心,向一个事关作战准备的新域课题发起理论冲锋。
博士研究生学员孙颖执行过亚丁湾护航,参与处置过多次特情。她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海盗将小艇伪装成渔船后劫持一艘商船,特战队员一边打击海盗,一边不间断拍摄整个营救过程,收集相关物证……
多次紧急任务的考验,使她最终确定某选题进行研究,而该选题也顺利获得全军研究生重大课题资助。“我的选题是从真实战场中来的,也是直接面向真实战场需要的,这是我研究的底气所在。”孙颖说。
远眺的目光,踏实的脚步
“要说第一眼就喜欢这个题目,那是假的。”聊起确定论文选题的经历,研究生学员潘欣这样说。
选题之初,“大数据”“算法”“元宇宙”等各种热点标签涌上他的心头。怀着兴奋的心情,潘欣拿起一张选题清单找到导师高明峰。
“论文不要‘炒冷饭’,也不能‘蹭热点’。”导师充分肯定了他的创新热情,但还是否掉了他的选题。后来,在跟着导师深度参与某项重大课题后,潘欣发现了一个较为薄弱的前沿问题,第二次向导师提交了选题。
“虽然题目看起来没那么‘高大上’,却‘低调有内涵’。”这一次,导师难得地叫了好。论文成稿后,不少内容被部队演训活动采纳运用。
在学院兵情实证研究中心,研究生学员王楠、张革稳等每天“埋在问卷里、泡在数据里”。他们追求的,是用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做点实在事”。
王楠发力的“实在事”,是士兵积分制。她心心念念的是能够开发出一个软件系统,既可以动态化、标准化地采集士兵参加日常训练、教育等情况以及生理、心理等信息,也可以通过算法进行整合分析,从而为基层政治工作加载“最强大脑”。她说:“我的梦想是每个连队都能用上我‘培养’的‘大数据兵情师’!”
张革稳想干的,是全程评估、实时检验士兵在演训活动中的真实思想心理状态,协助指挥员决策。为了能在这个选题上取得一些突破,他背着问卷随兵马而动,在帐篷里统计数据、做深度访谈。“我干的是一件高技术重体力活儿。”张革稳风趣地说。
从导师王昌国的专业角度看,研究生们手上的这些“活儿”,难度系数都不小,真想结出完美的果子,还有太多“未知数”。不过,学员们的敏锐和踏实,让他很是欣慰。他觉得,这些选题有足够的前瞻性,但落点是实实在在的部队建设现实问题。他说:“重要的不是结果,是正确的方向,以及朝正确方向努力的正确方式。”
要说研究生中谁是“摘到果子”的,研究生学员刘子玉算一个。最近,他关于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研究设计得到上级认可,和导师合作完成的成果还进入了某项全军演练。
“研有所获”的成就感,缘起于那次在上海某互联网公司参观的现地教学。那天,他被这家互联网企业里的虚拟现实、算法推送等“传播黑科技”狠狠震撼了一把,“要干点什么”的想法油然而生,“脑洞大开”的感觉让他兴奋得彻夜难眠,连夜写起研究计划。
兴奋很快归于冷静。刘子玉很快意识到,计划书上的“灵感、创意、设想”,没有接上部队地气,还不是新技术在军队舞台上真实的用武之地。
于是,刘子玉专心致志地琢磨起宣传思想工作智能化的切入点、路线图、任务书。在两年时间里,他利用在军委机关实习工作的机会了解顶层设计,利用专家来学院授课、教学的机会广泛请教,利用寒暑假的机会与部队领导研讨、向基层官兵问计。终于,自己心里有了“谱”。相关的研究成果,很快得到有关方面重视。
“我的经验不是一味‘求新’,而是在‘新’面前没有眼花缭乱。”刘子玉自信地说。
为战而学为战而研为战而练
■陶传铭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习主席在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人才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军队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代表着军事教育先进水平,体现军事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深化新时代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必须引领研究生为战而学、为战而研、为战而练,真正跨过论文与战场的“界河”,把博士硕士培养成文武双全的打仗猛士。
坚持为战向战搞教学。院校连着战场,教学事关打赢。军队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军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人才强军战略的重要支撑。只有真正把“准星”对准军事理论、军事科技发展和部队战斗力建设需要,才能走出“自我设计、自我评价、训用脱节”的怪圈。必须坚持姓军为战强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推动研究生教育全过程、各环节向打仗聚焦、向实战靠拢,打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部队需要什么就练什么。紧盯时代之变、战争之变、科技之变,紧扣战争要求、部队诉求、岗位需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深化实战化教学改革,推动新理论、新战法、新训法、新技术、新装备及时进入教学,让研究生能够“从院校直接走向战场”,实现研究生人才培养供给侧与未来战场需求侧精准对接。
瞄准制胜未来做学问。研战晓战,方能胜战。战场需求在哪里,研究生教育的创新领域、研究重心就应确定在哪里。长期以来,研究生科研创新服务部队贡献率不高、转化运用难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破解。必须引导研究生聚焦为战而研提高创新能力,将个人研究兴趣与备战打仗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未来打什么仗、和谁打仗、怎么打胜仗”探索创新,围绕部队备战打仗现实需求聚力攻关,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突破,使“学术味”真正无缝对接“硝烟味”。切实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多搞一些前瞻性、针对性、实证性研究,力避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纸上谈兵、坐而论道”,真正把文章写在练兵场上、写在未来战场上、写在部队建设需求上,全面提升研究生论文和课题成果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转化率。
砥砺严实作风抓管理。博士、硕士,首先是战士。当前,一些高学历人才到部队后之所以“水土不服”不好用,一定程度上与研究生在校期间管理育人不到位有关。只有坚持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研、从严治考,对接部队抓学习、严于部队抓管理,才能锤炼研究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坚韧的战斗作风,回到部队后才能真正成为中坚骨干。必须深刻把握军队研究生教育规律和研究生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以文化人,坚持为战抓管、依法严管、科学施管,加强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打牢研究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思想根基。抓好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落实,把军人作风养成贯穿研究生日常管理全过程,将战斗作风培塑落实到点滴管理细节之中,建设融军味战味、学术创新、严谨学风于一体的军队特色研究生教育文化,发挥好军队院校作风熔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