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1977年恢复高考, 为降低入学门槛, 邓小平删除4字招生, 影响至今

1977年9月,我国教育部召开了专门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目的是为了恢复已经停办10年的高考,同时也为了降低高等教育的入学门槛。而且按照当时的会议要求,招生对象放宽到了工人、农民、以及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复员回来的军人,当然也包括应届的高中毕业生。

不过,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有关键的临门一脚。

1977年8月4日到8日,会议进行到关键时期,由邓小平组织召开教育科学工作专项座谈会,会上本来遵循16字方针:自愿报名、基层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

这简短的16个字,没有经历过那个特殊的时代,真的感受不出其中细微的差距。

借王树人先生的真实经历来诉说那段高考究竟有多重要?

1968年9月,我高中毕业了,然而命运的安排,让我不得不感叹,生不逢时,当时正处于特殊的时期,全国高考,都已经被暂停了,无奈之下,我只能回到家,在黄土地上挥洒汗水,当时并非我对农业劳动有偏见,而是感觉辜负了自己多年的刻苦学习与父母与老师的辛苦栽培。

我当时是不幸的,与此同时,我又是幸运的,我在家干了三年农活后,终于在1971年4月,有幸报考了省内的一所师范学校,一年后我便毕业了,不过依旧相当于高中学历,也顺利参加了工作,是当地的一所中学。

本以为我这一辈子就这样过了,然而1977年10月22日的一个电话,却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从1972年5月份开始参加工作,至今已过去5年之久,一直以来,始终都因为没有参加高考,心里有一道过去的坎儿,今天这个机会就摆在我的面前,我却犹豫了,其实那段时间,即便是没接到这个电话,我也已经从电视和报纸上得知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那个电话其实是我当年参加工作之前同班同学打来的,当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我留在镇上母校教书,他回到乡下教书,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他比我只要激动的,直接辞了职,已经率先报考了。

其实我内心的顾虑并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参加工作这么久,也有了一个稳定的家庭,何必再要折腾呢?我反而劝说他道:“我们都结婚生子了,命中注定就要当一辈子中学老师了!”

听我这么说,他反而激动了:“你难道忘了咱们在师范学校的誓言吗?当时你还告诉我,没上大学是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毕竟高中生都是咱们教出来的,难道你就甘心错过这次机会,放弃去大城市一展才华的机会吗?”

我心里明明知道,他说的这些话戳中了我内心的痛处,但是我还不好反驳,于是便敷衍着回答:“我同父亲、妻子再商量商量。”

毕竟我也是成家有家室的人了,有必要告诉妻子,或许也有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同父亲商量呢?其实父亲当年,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我甚至还因此埋怨过父亲:

当天晚上,我就把想要辞职报考大学的想法,告诉了同在担任中学教师的妻子,他依旧不假思索说出来那句话:“我供你上大学!”

其实这句话,在当年我们订婚的时候,她就已经对我说过了,我俩是1969年订的婚,当时我还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而她已经是一名中学教师了,尽管我们是经过别人介绍认识,但我们之间,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沟通障碍,自然她也知道,我内心对于当年没有参加高考,一直是耿耿于怀的。

所以当然对于她所说的话,其实我早有预料,只不过没有那么肯定罢了,然而第2天一早,父亲的话,才让我犹如晴天霹雳一般。

第2天一大早,我就将昨晚想要辞职考大学的想法,原原本本转述给了父亲,当时父亲大小也算是个官,而我也是第1次见父亲这么纠结,他沉思良久才告诉我:“你当年没有上大学,是因为我!”

听到父亲这句话,我突然疑惑了:“1970年10月工农兵大学生试点招生的时候,难道不是因为我在被推荐到公社的时候被刷了吗?”

这里关于工农兵大学生,有必要简单普及一下:

自从1966年取消全国高考开始,确实在1970年大学开始了重新招生,但是当时上大学也并不容易,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除了要自己报名之外,还要经过复杂的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而这是专门针对工农兵大学生的。

说白了,能够经过推荐的工农兵大学生并不多,按照数据统计,在1977年恢复高考前夕,从1970年开始,整整7年的时间里,基于推荐制,正式进入大学的工农兵大学生,总共才94万人,而这94万人当中,不仅包括当时上山下乡的老知青,还包括各种高干子弟以及基层干部,与今天公平公正的高考制度,有着天壤之别。

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看似复杂严苛的大学入学考试,真正考验的并不是学习能力,而是家庭关系和走后门的能力,尽管当时推荐制度设立的初衷并非如此,但是在实施过程中, 弊端很明显。

工农兵大学生,即便是经过层层筛选,靠关系走到最后一步,顺利毕业,比起正常的本科生,他们享受的其实是大专生的待遇,甚至工农兵大学生的身份,一度给许多人心里留下阴影,这还即便如此,这样的机会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求之不得的。

没错,当年我是有机会成为一名工农兵大学生的,只不过当时我在被推荐到公社的时候就被刷了下来,要不是父亲今天告诉我,或许我一直都被蒙在鼓里:“我当时要不是为了争一口气,你现在已经上大学了......”

这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我当年没有上大学,也并非完全是因为没有机会参加高考,由于我父亲当时担任的,是公社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尽管他也算是农民出身,但是在当时多少还是有点用的,当时公社确实有推荐的机会,为了弥补我没能如愿参加高考的念想,加之当时我也符合条件,就被父亲推荐了上去。

好巧不巧,当时在公社改革委员会中,恰好有同志与我父亲有矛盾,即便是我有我父亲推荐,但是那位同志还是公报私仇,是坚决反对的,尽管最后推荐我上大学通过了,但是当时的父亲却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既然大家推荐我儿子去上大学,那就证明我的孩子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今天这个大学,我儿子还就不上了!”

农村都有一句老话:不争馒头争口气!

即便是当时这口气是争回来了,但是没多久父亲就后悔了,就因为自己一时冲动,让我失去了当工农兵大学生的机会,如果当年我知道父亲这样做,或许也会和父亲一时置气,但是时隔多年,同样的机会摆在面前,父亲的态度,显然对于此刻的我极为重要。

尽管心结解开了,但是面对这次难得的恢复高考的机会,父亲依旧没有同意,他语重心长对我说道:“只怪你生不逢时,现在都已经30多岁的人了,有了家庭,还考什么大学?而且现在工作做得也不错,就安心当老师吧。真要有上大学的命,当年就已经上了!”

后来再也没有过多的意外,彻底断了念想,我也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之中,不过呢,多年以后,事情又有了新的进展。

还记得之前提到的那位同学吗?他就在1977年高考恢复之后顺利参加了考试,没有麻烦的推荐制度,可以自由报考,他顺利考上了大学,与我不一样的是,他在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当了一名中文系主任,也算是圆了考大学的梦。

你要问我当年后悔吗?

其实直到今天,我仍旧斩钉截铁地说:“我不后悔!”

原因也很简单:我的经历,不过是那个时代无数人的缩影,怨不得时代,怨不了父亲,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我以积极的态度拥抱生活,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开启了新的生活方式。

1977年的那场高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举两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

张艺谋导演,1950年4月出生于陕西西安,1977年参加高考,1978年顺利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1986年主演第1部电影时,就已经获得影帝称号,第2年就化身导演,拍出来至今都让很多人难以忘怀的经典《红高粱》,从刚开始的摄影师到后来的演员再到导演,获得国内外大奖无数,而这一切的起点,都要从1977年那场高考说起。

画家罗中立,以一副深入人心的油画《父亲》,成功印刻在无数国人心中,作为曾经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在1993年成为教授,现如今还担任着中国当代艺术院院长,享受国家特殊待遇,各种称号头衔数不胜数,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罗中立呢?自然是源自1977年的那场高考。

其实,1977年那场高考,改变的不仅仅是无数个人的命运,更是整个国家乃至民族的命运。

时间再次回到1977年8月4日至8日,尽管已经做出了恢复高考的决定,但是存在弊端的推荐制度并没有完全废除。

根据当时的原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先生回忆,当年召开教育工作会议,还专门邀请了30多人,其中包括我国的著名科学家,以及部分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就是为了让教育改革能够深化彻底,真正做到切实有效。

座谈会的前两天,并没有掀起多大浪花,直到第3天正式进入高潮,当时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何东昌先生提到:“现在的大学新生,文化素质太差,进了大学,文化水平还停留在小学阶段,这一问题值得深思!”

何东昌校长的这番话,可谓是一针见血,说出了当时在场的众多教授的心声,只不过当时很多人想到了,但没有勇气说出来,同时也低估了邓公拨乱反正的决心,其实当时公认的高校招生制度:“自愿报名、基层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

确实是存在问题的,尤其是基层推荐和领导批准,造成了走关系的乱象丛生,也是当时直接造成大学新生却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问题根源。

正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会场中一位年轻人突然举起了手,向邓小平同志提出请求:“我觉得应该将16字方针改为:自愿报考、领导批准、严格考试、择优录取!”

当时在场的众人都愣住了,毕竟当时发言的年轻人,名叫温元凯,1977年8月参加会议的时候,他才仅仅31岁,是中国科技大学的一名助教而已,当时接到参加会议的通知时,他都差点吓坏了,到了会场参加会议的那一天,尽管当时到场的有33位代表,但是温元凯发现,唯有自己是30出头的小伙子,其他都是40岁以上的国内著名教授,比如当时北大校长周培源教授,复旦大学苏步青教授,中科院副院长童第周教授......唯有他是一名小小的助理。

温元凯当时的积极发言,确实引起了邓小平同志的重视,而且在听完他提出的新16字方针之后,突然说道:“温元凯,你的16字方针,至少采纳3/4!”

究竟是哪3/4?当时在场的人,面面相觑之时,邓小平同志马上说道:“领导批准要去掉。”

即使仔细对比,我们就发现,温元凯提出的新16字方针,改变了之前的基层推荐,而在邓小平同志的进一步改变之下,也去掉了出现问题比较多的领导批准环节,最后以“自愿报考、严格考试、择优录取”为准!

不过当时马上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因为当时举行会议的时候,已经是当年的8月份,尽管当时已经确定了恢复高考,但是为了不影响高考进度,所以很快教育部就下达了相关文件,不过由于这份文件都是之前签署通过的,里面沿用的仍然是旧的16字方针,相当于真正的改革并没有落到实处。

本以为这件事就此尘埃落定,新政策只能明年实施,但是邓小平同志本着为恢复高考后第1届考生负责的态度,立马决定,将已经下达的文件追回来,就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废除群众推荐制度,毕竟国家需要人才,只有好的人才培养制度,才是一个国家乃至民族,真正强大的不竭动力。

尽管当年很多人都认为,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但就是因为邓小平同志的当机立断,也正式改变了1977年众多考生的命运。

其实一个新制度的建立,远比旧制度的废除要容易得多,尽管当时已经通过了新的高考方针,而且恢复高考的消息也已经不胫而走了,但是为了彻底深化教育改革,1977年8月13日,又再一次进行了高校招生的专项工作会议,整整44天,才最终完善了诸多制度上的缺陷。

时间很紧迫,但是当年参加高考的学子们,却一刻也不敢松懈,即便是当时8月份恢复高考的众多制度都没有完全敲定,考生们其实也已经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复习生涯,直到当年10月5日,教育部才正式通过了新的高校招生制度,放宽了招生标准,不论是工人农民还是上山下乡的知青,应届毕业生,只要是符合报考条件,均可以参加。

1977年高考,最终在11月份正式开启,当年报考的考生共计570万人,考生年龄范围从13岁到37岁都有,涵盖范围相当之广,没有预料到当时报考的人数居然有这么多,很快就出现了新的问题,印刷考卷用的纸出现了短缺,无奈之下,紧急调用了特殊用途的纸张,才让这570万考生,都能顺利参加高考。

当年的570万考生中,两个月后只有27万考生,也就是说将近5%的人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比起2020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1,071万,录取人数高达967.45万,录取率接近90%,确实两者有着天壤之别,但是不可否认,1977年迈出的那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小步,却是今天上千万考生都能够公平公正参加高考的重要保障。

不可否认,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代人的命运,接近40年的岁月里,改变了70后,改变了80后,改变了90后乃至于00后,从改革开放开始再到深化教育改革,完成高考制度的根本性变化,邓小平的建议影响至今,功不可没。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相信很多人对于这句话所包含的情感深有体会,从千年以前,我国就已经开始了领先世界的科举制度,一直以来以选贤用能,作为人才选拔的基本准则,将中华文明延续数千年,依旧生生不息,尽管在此过程中,也由于制度的系统性缺陷,造成了一些不可逆转的危机,但是一次次的教育深化改革,也让原本不适合现代社会的科举制度,逐渐演变成能够被我们现代人所接受的高考制度。

了解了这段充满辛酸曲折的高考历史,你还会相信那些无知的“读书无用论”吗?

转自猫眼观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