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的这位"国学大师"是谁?如果看过06、07年的《百家讲坛》栏目可能会很清楚这么一个人物——那时可是有一阵"于丹热"的。
所以这么一个人物到底做错了什么才会被北大学生轰下台?这么一个名人,一个学者,一个明星。于丹,她到底做错了什么才会这样?
胜也"学术"败也"学术"
06年"十一"黄金假期,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播出的"于丹《论语》心得"让于丹一战成名,她第一次出现了公众面前,成为了一个"学术明星"。这个时候,接着是07年的"于丹《庄子》心得"再一次好评如潮,这个时候她再一次收割了一波流量。这个时候,她出名了。
为什么?她讲的好吗?从某些方面来说,的确讲得好——满篇的鸡汤,满口的文化,作为一个完全不懂论语的人来说,作为一个完全不懂庄子的人来说,她可讲的太好了,让好多人都知道了许多道理和故事,但从学术上说呢?各位几乎对她似乎就没什么好态度了,梁宏达先生称于丹的《论语》可以说"讲了一堆正确的废话,孔子活过来都得给她鞠躬"。然而恰巧是她生对了时代,当时那确实是需要这么一位去普及传统文化的,她也在一定程度上去普及了传统文化,但她仍是个"鸡汤大师",对专业二字名不副其实。
那么,这样对她这么一个学术明星造成了什么影响吗?肯定是有的,甚至说是后来被轰下台的原因之一——还是那句话,名不副其实。
文化先锋的那些黑幕
于丹火了,她是明星,但她是学术明星,和娱乐明星不同的是,她的成名和继续成名下去的来源都——她的"实力"。这回还是讲鸡汤,不过讲到了国外去了。
这位文化先锋在09年的时候前往国外去进行文化讲座,目的很好,为了普及和交流孔子和儒家文化,那事情就来了,时间到她前往伦敦进行交流会,她是国内来的国学大师,肯定要好好招待,她也很会享受——3次要求酒店换房间,理由竟是酒店给她的房间配不上她的身份,而这些类似的话,她也说了不少,例如:"你这样的人,没有资格和我坐在一起吃饭……"这话其实我们一听就知道了,这是个自觉得高人一定的大师,不太平和,架子还挺大。
而且,这些话还不只是说有这么点,怎么说呢,一位自称同她一起去伦敦"亚洲之家"的翻译也写下了一篇名为《于丹伦敦撒泼记》的博文,称"我在伦敦给《论语心得》的作者于丹当翻译, 经历可谓惨痛。 该作家真真是个欺负弱者的大怪物。她会在众人面前呵斥从国内来"伺候" 她的女随从。""她对任何人都没有起码的尊重,对人(尤其是中国人)如对奴隶……我对其真是忍无可忍,觉得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我的工作。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刁难和不体谅,因为她对待工作人员的粗暴行为让我无法集中精神翻译"
这位文化先锋的黑幕——或者说她本身行为对她外包装的一种抹黑,让她从一个学术明星,成为了一个"流量明星"。
从与昆曲大师同坐,到昆曲讲座被轰下台
时间还得回到07年,这位大师还是学术明星那会,还是百家讲坛,不得不说,这个由百家讲坛造就的学术明星还真是。长久啊。这次她讲的内容从古文到了一个和她的并不相关的领域——昆曲。而且传统艺能,她再一次出了一本书。
但其实和论语一样,她是个半吊子。
跳转到2012年的"2012中国昆曲名家年度雅集"这一年其实说挺好的,数十位年龄加起来有600多岁的老艺术家们齐聚一台。但似乎再带上了一位大师就有些不太和谐了,当于丹这位国学大师穿着恨天高,超短裙,黑色丝袜上去的时候,很自然得得到了一片嘘声——她被哄台了,然而这么面对大众的节目,作为一个明星,于丹其实很聪明地选择了退让,其实她也不得不退让。
但其实再说,从主持人那声"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来听听内行的于丹老师给我们讲讲。"开始,这位大师还是与各位"国宝"们同台一起了。
同年,进入热点和正题,她的北大演讲被哄台,在北大学生们和外校的昆曲爱好者们的
嘘声,当出现"于丹下去吧"之类的言语,她很尴尬地回了一句"一切尽在不言之中"这句一切尽在不言之中,其实也宣布了她的下台了。
文化先锋还是文化拖累者
引用于丹老师的一句话,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从最开始的论语到昆曲被学子轰下台,她的原因已经在上面三点中表现出来了,总结就是两点,言行。
然而这位文化先锋,她究竟是在为文化冲锋还是说在为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拖累者呢?——她是一位曾经的文化先锋,现在的文化抹黑者。
今年是21年,以前是06、07年,那段时间的国民素质和现在来比的话,到底算什么呢?似乎是云泥之别了,这位鸡汤学术明星能带给我们的东西其实渐渐地就少了,然而这位学术明星做了一些不太理智的事情,比如说是伦敦的撒泼,和不自量力的在于各位昆曲大师同台参加"2012中国昆曲名家年度雅集"。
这个时候,她就已经成了文化拖累者。
功成身退的于丹
在多年的寂静以后,这位大师已经隐退在人们的眼中了,其实说,她曾经的轨迹也有人去模仿过,当然,这样的沽名钓誉人是不太能得到的他们最终想要的功利的,于丹最后也是表示其实她的退出是在给更多人的机会,她自己觉得自己功成名就了,最后她也能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