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不报课外班, 课余打游戏, 他竟然考上清华、直读美国名校博士

家里没有一本作文书,

从来不报课外班,

想玩儿什么玩儿什么,

小学三年级就爱上打游戏……

这样的孩子却考入清华大学,

获得美国名校全额奖学金直读博士的资格!

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来看看这位妈妈的分享,

从0岁到读博士,超全育儿经验。

0-5岁,玩就是学习!

学龄前,养成好习惯,培养专注力

▶ 0~3岁的重要性

我儿子叫小A,生于1995年。在孩子出生前,我买了一本中国著名早教专家冯德全教授的《零岁方案》,他主导的“零岁方案”,认为一个孩子如果从三岁教育,就已经晚了三年。

蒙台梭利也说,孩子出生后头三年的发展,重要性超过一生中的任何阶段。早教包括智力开发和优良性格培养两方面,早期经验获得的信息,会像血肉一样长在孩子的身体里,长期发挥作用。早教原则是让孩子快乐学习,就是说,有趣地玩就是有效地学。

孕期,我把随身听放在肚皮上给孩子播放莫扎特的音乐。孩子一岁半时,我们开始教他识字。孩子爸爸找来废挂历,在背面写大字,一张挂历写一个,每天将挂历举到孩子眼前读十分钟。到两岁,孩子会说话时,自己就能读出挂历上的大字了。

两岁半,他认识500多个字,《365夜儿歌》能全背下来。四岁半,他认识1000多个汉字,能自己阅读浅显读物。

▶ 读书就是好玩

图画会分散孩子对文字的注意力,我们让孩子直接从插图极少的正规书籍开始读。我喜欢郑渊洁,买了大量郑渊洁的童话,我和他一起读。小学入学前,他已经看了十几本郑渊洁的童话。

之后,他进入了完全不受限的广泛阅读阶段,爱看啥看啥。我不要求他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之类的东西,怕破坏他阅读的兴趣。读书就是读书,是最好玩的事儿。

还有一点,我家没有一本作文书,我不让孩子看任何作文书,只让他广泛地大量地阅读。

6~18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

尊重孩子,不打乱他的节奏,静待花开

▶ 成绩下滑,鼓励为主

小A小学五年级转学来到郑州,因为两地教材版本不同,语文差异很大,数学则比之前少学一章。他的考试成绩从年级第一,一下子掉到班里中等偏下。这段时间,除了陪伴与安慰,还要信任孩子,相信他能调整过来。一年后,他的成绩回到班里前几名。

初二,开了《几何》课,第一次考试他考了80多分。去开家长会时,我看他面色阴沉,就对他说:“亚历山大大帝写了一首诗,给大臣看,大臣说:‘陛下无所不能,陛下想写一首歪诗,果然写成了。’你也无所不能,想考砸一次,果然考砸了。”我用玩笑为他减压。

整个初中,只要增加新课,头几个月,他都会晕,之后才慢慢找到门道。上高中时,周围大多数孩子都报了课外班,家长们更是疯狂沟通报班信息,相互传染焦虑情绪。学校天天考试,孩子的成绩略有下降,家长们就觉得天要塌了。

这些,我们陪孩子都扛过去了。我们不报任何班。我相信孩子,不打乱他的学习节奏,允许他有调整的过程,并悦纳他在这个过程中的低迷反复。既然一年有四季,树到了秋天都会落叶,我们干吗苛求孩子永远处在峰值和高点上?这不科学。

▶ 不限制孩子打游戏

小A小学三年级开始打游戏,我没管他。小学五年级,我在他床头发现一本他自己买的书《怎样戒除网瘾》,偷笑了一阵子。既然他有自我管理意识,我就不叨叨了。

他上初中时,我们去上海看世博会。看日本馆时,他告诉我,他对日本历史的了解来自于游戏。后来,还对巴尔干半岛历史和局势有兴趣,自己做PPT海报,在学校搞了一场讲座。他说,这个知识也来源于一个游戏。

上大学后,他依然玩游戏。大一时,还一度打算努努力入选清华大学的电竞队,后来发现里面大神太多他打不过,才算作罢。

高中,找准目标,奋力实现

埋种子,定志向,树目标,搭台阶,努力达成

▶ 埋种子,定目标

8岁,他第一次去清华大学玩,当时,他对清华大学的印象是:大、好玩。这给他埋下了考清华的种子。

小A上高一时,我因工作需要,采访一个保送清华大学的女生,她也是儿子在郑州外国语学校的学姐。那天晚上,我和女孩聊了两个钟头,意犹未尽,于是请她吃饭,就让儿子作陪,我们边吃边聊。为此,我还专门给儿子请了假。

采访结束,儿子和学姐成了朋友。一个看起来遥不可及的目标,就这样具化成了身边触手可及的人,而且这个人和自己熟悉,有交流有沟通,这很重要。

▶ 奋力直追

儿子有了目标后,迸发出了强劲动力。高二,他苦行僧一样疯狂地学习。他在校内文科成绩第一,顺利入选清华保送生面试,但因种种原因复试未过。但孩子没有放弃,最终通过高考考入清华。这个过程极其艰苦,孩子也受了巨大挫伤,但最终得见彩虹。

苦难不是财富,对苦难的反省才是财富。通过奋斗,孩子变得更坚韧更强大,这就是成长。我给孩子开玩笑,有这么挫败的高三打底,你大学四年乃至读研,我都不会为你担心了。

大学,尽早知道自己要什么

不跟风,不迷茫,找到方向,就开始努力吧!

小A对学术感兴趣。大二上学期,他与在美国名校读博的清华学姐长聊了一次,基本定下本科毕业去美国深造的方向。

从大二开始,小A的想法有从“被教育者”到“研究者”的转变,之后选定领域、深入阅读、了解前沿、发现问题、掌握方法、收集数据,最后实现“完整而独立”的研究。

小A学习主动性强,为了做研究,在大三专门上了一门以难度高著称的研究生课程。为训练英语写作能力,他直接将工作语言转换为英文,作业与论文都用英文写。

本科期间,他前后主导过多个清华大学资助的学生研究基金项目。大四参加全国专业年会,和比他年长五六岁的大学青年教师们同场PK并获奖。

最终,小A先后获得四所美国著名大学的全额奖学金直读博士,两所顶尖大学的硕士邀请,他最后选择了一所名校的直博。

如今,小A在美国读博二。时逢新冠疫情全球爆发,他在努力抗疫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坚持学习研究,并且还担任系里的助教,给本科生上课。虽然他的人生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我相信他可以把挑战变成机遇。

三个关键词,教育有方法

▶ 关键词一:尊重与平等

儿子两岁半时,我带他在姥姥家玩,我犯了错,他马上说:“你要给我道歉。”姥姥诧异地说:“这还了得!”我还是道了歉,因为这是我们约定好了的。

他初中住校,和我们相处的时间少,我在接送的路上抓紧时间和他聊天,并尽量说得有营养有干货:天文地理、时事政治、历史文化、新书电影,完全像朋友一样无所不聊。

▶ 关键词二:支持体系

儿子有个性,独立,有思考能力,其实不为有些老师所喜。但我不会无原则地和老师站一起,也不会把家长会上老师的意见,不经消化一股脑地告诉孩子。在要求他尊重周边秩序的同时,我努力保全他独立思考的能力,保全他个性中的棱角和锋芒。

▶关键词三:共同成长

从儿子上小学起,我就带他一起买书。有次在书店,孩子羡慕地对我说:“啥时候我能像你一样不假思索地挑一堆书,就好了。”清华大学附近有个万圣书局,每次到北京,我必带他去,每人买一摞书,他要买的书开始比我的多了。

我觉得作为家长也要有学习意识,当孩子看见父母不断学习,用力地活着,这比任何说教都有说服力。

每次去北京,我会拖着儿子去看展览。我们曾排6小时的队去故宫看《清明上河图》。旅行、读书、听讲座、看电影、看话剧、听音乐,这些都是学习。初三、高三,儿子放松的办法是看电影。

当你一直学习,把学习变得像呼吸一样,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孩子也会感到学习的快乐,并不断地学习。

还有一点,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达成共识,遵循同一原则。我在家主导教育,孩子爸爸有时有异议,但从不公开唱反调,一直给予我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纪伯伦有首诗对我的影响很深: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你可以创造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我养育儿子,但不需要他回报我什么。反而觉得,我的生命能变得如此丰饶和开阔。正如帕斯捷尔纳克所言:“感恩生命吧,你的赐予比索取多。”

END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