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两个孩子从不上补习班, 却考上了世界名校, 他是怎么做到的?

“种一棵树最合适的时间是十年前,次之是现在。”这是网络上关于劝诫人们把握当下的一句话。这句话用在教育者身上也是极为合适的。

前段时间经常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个段子,大概内容是:

三年级以前的家长脾气暴躁,因为他们什么题都会做。

孩子到六年级左右,家长们一般变得比较低调,因为他们有些题开始不会做了。

孩子初中时家长普遍心平气和,因为他们基本所有的题都不会做。

到了高中两眼一抹黑,家长这时候就只能做一些后勤工作了。

而我周围大多数的家长还处在第一个嚣张暴躁的阶段。

知名校长陈钱林说过:“昨天栽种的树苗,今天就要它长成参天大树,不是树苗不争气,是栽种者太心急。”

1

“牛爸”有多牛?

陈钱林为什么会被人称为“牛爸”呢?

他有一双儿女,从未让他们去过任何的课外补习班。

16岁时,女儿进入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

儿子才14岁,就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25岁成为博导,26岁攻克数学领域世界难题。

这样的教育成绩的确当得起一声“牛爸”。

老话常说“因材施教”,孩子不同教育方法也不相同。

所以,尽管不能对陈校长的教育方法照抄照搬,但他教育背后那层本质的理念还是值得所有人学习借鉴的。

陈钱林从事了教育行业三十多年,对教育行业的生态体系极为了解。

在撰写的《教育的本质》一书中,他提到:教育的本质是精神培养,教育最本质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他认为,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学校里,当一个教育者开始关注孩子最本质的核心素养的时候,教育的魅力就开始发散了。

2

教育焦虑的困境

在电视剧《小舍得》中,教育焦虑的现象得到了充分展示。

父母的焦虑的根源还是在于没有克制住自身的控制欲,无论做什么样的事情,无论这些行为是否伤害到孩子,只要是以爱之名,披上一层“爱”的外衣,这一切都会自然而然的被合理化。

就像《小舍得》中的家长,控制着孩子的生活,逼迫孩子上辅导班,要求孩子只有学习没有兴趣爱好……

那些“家长因辅导作业气晕病倒”,“孩子压力太大而结束生命”的社会新闻屡见不鲜,让人唏嘘不已。

而这些现象,都反映出了家长们内心深处无法抹杀的“教育焦虑”。

这种“教育焦虑”表面上是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实质上是因为家长们大都对教育的概念还是模糊的,教育往往不得其法。

就像是剧里的田雨岚,一味的追求成绩,打压儿子的兴趣爱好,而田雨岚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没有任何的幸福感。

老生常谈:“关心则乱”。每一位家长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但是欲速则不达,越是心急,就越焦虑,教育方式就会越莽撞。

这成为了一个无限的恶性循环。

3

最核心的素养是人格

陈钱林在《教育的本质》一书中提到过:最核心的素养是一个人的健全的人格,教育就是要专注于培养核心的素质。

从这话不难看出,陈校长时时刻刻把孩子的人格放在第一位。

可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格的概念未免过于抽象,人格的具体含义到底是什么?

马克思说过:人是三位一体的概念,一个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

陈校长据此,在书中绘制了“健全人格”的坐标图。

人的这三种属性,真的是缺一不可。

细想,无论缺了哪一个,都不能称之为一个健康的人,更谈不上拥有幸福的人生。

例如,“社会性死亡”,这是网络上流行的一个热词,大概的意思是丢脸丢到极致,想从世界上消失。

但其实这个词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湮灭。

一个人失去了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便会受到影响,只留下一个自然属性,便似行尸走肉一般。

所以,怎么样去培养这个健全的人,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的责任。

4

结语

通过对整本书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到人格、尊重、习惯、情商、环境、劳动教育、智力教育、兴趣、阅读、自学、自律、师德等一众关键词。

其中对智力教育的理解则更是截然不同,书中提到的智力教育的方法更加的全面,更加生动。

这说明,教育者不仅要注重分数,还要考虑到他们外在的许多需要和渴望,家长应是坚定地陪伴,教师应该品学兼修。

通过《教育的本质》,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变得更人性化,更加前瞻,更加丰富。

想让你的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应该给他什么样的支持。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温柔地对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