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人才市场中可以用“大学生遍地走”来形容,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稳步提升,以及各高校的扩招,每年都会数以千万计的大学生进入职场。
但由于用人单位提供着实有限,一些福利好、待遇高的岗位竞争程度也可以称得上是“百里挑一”,于是不少应届生就将目光放到了公务员、事业编这种素来被称作是“铁饭碗”的岗位上。
从清华大学发布的就业报告中显示:21年签订第三方就业协议的毕业生为3669人,其中捧起铁饭碗的毕业生为69.9%。相较之下,选择进入民营企业的同学仅为26.8%,进入外企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只占2.9%。
由此可见,即便是头上顶着名校光环的清华学子,也抵挡不了来自“体制内”的诱惑。
体制内究竟有什么好,值得学生扎堆报考?
一直以来,家长们对于铁饭碗岗位都特别推崇,特别是公务员或者国企岗位,更是父母们的“心头好”,而究其原因无非是三点主要因素。
◆铁饭碗加班少、压力也不高
不管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家秉承的原则就是“今日事今日毕”,没有特殊情况绝不加班,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日子,十分规律。哪怕是需要进行加班,也会按照工作时间来结算加班费。
而即便是部分国企岗位需要调班或者倒班,也一定会保证员工充足的休息,压根不会像私企一样采取“弹性上班模式”,出现“只弹下班不弹上班”的坑爹套路。
◆工作稳定,待遇丰厚
由于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都是由国家来管控的,岗位或行业本身具备不可替代性,并不会因为外界大环境的影响而产生过多的变化,员工的工作内容、环境相对来说很稳定,压根不需要经历私企的“风雨飘摇”以及“35岁危机”。
另外,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虽然平时薪资收入不高,但本身各种津贴、奖金都比较丰厚,而且社保也是全额缴纳,逢年过节还有各种福利,说起来确实很“香”。
◆岗位来带的隐藏优势也不少
拥有“铁饭碗”员工的社会地位普遍比较高,其背后的人脉也是一笔“财富”。再加上公务员岗位工作稳定,所以在婚恋市场上也比较吃香,深受大家的喜爱。
不过,从近几年的报考数据来看,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虽然逐年扩招,但依然近8成毕业生都挤不进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为何近8成毕业生都无缘国企、事业单位?背后的原因很现实
体制内不好进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因此部分为了避免面对“百里挑一”的竞争压力,特地避开了热门岗位,可即便是这样也依然未能成功上岸,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答案与学历的高低并无关系,主要在于三方面原因。
首先,应届生身份成了报考的主要限制因素。很多学生在报考“铁饭碗”之前,都有一颗向往“大城市”的心,因此他们会在毕业以后先出去闯一闯,将进入体制内的考试当成“退路”。
但现如今各大“铁饭碗”都对应届生倾斜,如果学生已经签订就业协议缴纳保险,就代表着自动放弃了应届生身份。换而言之,由于不符合报考条件,所以大部分岗位都将与你无缘,就连网申都没法通过。
其次就是专业存在限制。大部分国企由于所处行业特殊,因此对考生的专业也有特殊要求,比如中国烟草倾向于烟草学、农学专业毕业生,而中铁集团则更喜欢土木建筑、机械类专业的同学,这又将不少专业不达标的同学拦在了门外。
那么有没有既不限专业又不限身份的岗位呢?当然有,那就是公务员中的“三不限岗位”。
只不过很多不符合其他岗位报考条件的考生,都一窝蜂地涌入了该岗位的竞争之中,最后只有“大神”能够上岸,其余人最后都只成为了“垫脚石”。
想要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需要考生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
随着报考人数逐年增多,“考公热”、“考编热”的趋势已经摆在学生眼前,而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考生光靠运气或者“吃老底”可不行。
笔者建议大家在校期间就先设立好未来的求职目标,根据岗位设置条件提升自我,比如考取各类从业资格证或者在申论、行测方面下功夫。
另外,“铁饭碗”基本要求同学通过初试与面试两个环节,所以在进行面试前也要注意回答技巧,与过来人“取取经”,争取一次性上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