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入乡支教,种植“新”希望之“林”

怀着紧张而又复杂的心情,安徽师范大学经管学院赴芜湖县区“新林爱心支教,弋江公益环保”志愿服务团队繁昌支队来到繁昌区平铺镇新林村,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新林爱心支教实践活动。在规划着未来七天的内容安排,我们既有对支教生活的期待,又饱含着对陌生环境的迷茫无措。

时间倒回7月13日,当我们第一眼见到新林村的孩子们,一路跋涉带来的疲惫感瞬间消失殆尽。孩子们甜甜的喊着“哥哥姐姐好”,我们也展露出到达新林村后的第一个笑脸。

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害羞,最初我们担心她们会与陌生的我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好在大部分孩子并不抗拒和我们进行交谈。但在交流中我们发现这里的孩子大多都是父母离异的家庭,他们基本上是由爷爷奶奶照顾。此前指导老师有表示过新林村的典型现象是非死亡性的单亲家庭很多,孩子们很少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而且由于新林村并不富裕,他们对于第二课堂的教育也比较缺乏。我们想借助这些天的相处,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填补情感空缺,在教授他们知识的同时,注重素质拓展教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助力其全面发展,并且鼓励他们走出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在学有所成后回归乡村,推动家乡发展。孩子始终是敏感的个体,在从小缺乏相应的照顾下,他们的思想和心理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就更需要其他人主动与其沟通,关注他们的内心。好在我们作为大学生,新林村的孩子们对我们的接近没有那么排斥,甚至有些不愿意与家长讲述的心里话,他们会与我们分享。支教的意义不仅在于理论教学,还在于倾听孩子们的内心,让他们感受到安全感,站在平等的角度与其相处,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传递温暖。

基于多方面考量,我们想要在这一周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为小朋友们提供德智体美劳多方位发展教育,结合实际现状,教学组对于课程的设定大致分为党史学习教育、诗词经典文化、金融初体验、乡村振兴新变化和趣味运动会等。前来上课的新林孩子们大多年龄不同,所以如何合理授课使每个同学最大化的吸收知识也是教学组的一个难关。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其实对于新事物的了解是很渴求的,正值年少,对世界充满好奇,我们开设的很多课程也都收到孩子们积极的反馈,课堂气氛始终都很活跃,他们的表达能力也没有比其他地方孩子们弱。因此,在我看来,支教更需要找准自身定位,重视所授课程的内容特性,覆盖多层面要素,满足孩子们对多样性培养的需求,从小打好基础,开拓他们的眼界。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既是党的工作方法,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只有深入实地,用眼睛去看,用身体去感受,用心去对待,了解现状,才能对症下药,切切实实达到实践的目的,实现三下乡的意义。爱心支教亦是如此,它是一种磨练,一种奉献,也是一次收获。用一周时间,与孩子们用心相处,感受他们的情绪,传授知识,拓展素质,教会他们抬眼看世界,享受美好生活。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给新林孩子们留下一个印象深刻的盛夏,为他们朴质的生活种下新希望之林。

临走之时,储书记和新林村的孩子们特地送我们到车站。看着孩子们在车窗外向我们挥手,书记爷爷眼含泪水向我们告别道:“你们真的很棒,记得常回来看看”,我们也不由得酸了鼻头。

新林,我们有缘相聚在一起,这段记忆是这个夏天最珍贵的回忆。(通讯员李冰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