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用“裸泳”来形容小学生不写家庭作业,用“盲考”来形容考试之后不公布成绩。
在笔者上学时,比考试还要激动人心的就是公布成绩环节,怕的不仅仅是被老师批评,更是担心自己一整个学期的努力是否得到了让自己满意的收获。
现在的中小学生则不需要为此担心,因为他们考试之后根本就不会公布成绩。谁是班级的常年第一,谁又堪称是学霸考神,也只有老师才知道,而家长连自己孩子是差生还是优等生,都不得而知。
转眼,“双减”后的第一次期末考试结束了,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的老师可以大发慈悲的公布下考试成绩,即便是不说排名,说说分数也行,但是老师也有自己的苦衷。于是家长老师集体打暗语。
“双减”后的第一次考试,为了知道成绩,老师和家长秒变段子手!
期末考试结束后,不少家长看着孩子拿回来的奖状沾沾自喜,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奖状基本是人手一个,表现好一些的学生还能同时拿到3张奖状。除了奖状之外,在一个能证明学生这一学期表现的就是考试成绩了。
不过学校有规定,老师又不可以公布学生的成绩,这让很多家长欲哭无泪:不知道成绩,又该如何知道孩子的能力,又该如何帮助孩子提升呢?
老师显然也是比较理解家长的,所以在家长千方百计想要知道成绩时,老师也正在用心良苦的替家长着想。请看这位老师将学生的成绩纸做成了“蔬菜价格表”,还统计八种蔬菜价格为704元。
蔬菜价格表是认真的吗?从这份价格表中家长不难看出,芋头就是语文,熟食就是数学,樱桃自然是英语。不得不说这样单独公布成绩的方式,还真让学校挑不出毛病,也让家长可以达成所愿。
再来看另一位老师和家长的对话,这位家长单独找到老师想要孩子的考试成绩,不过老师表示有规定不能说,但家长自然不会轻易放弃,所以就开始跟老师打起了苦情牌。
最终老师心软了,于是就想到了一个折中的方式:让家长猜分数。从老师通过表情包给出的提示,我们不难看出这位学生语文考了90分,数学考了92分,英语则考了93分。这家长和老师秒变段子手的桥段,让人看得捧腹大笑。
无独有偶,另一位老师也是采用猜的方式,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过很遗憾的是,这位学生的考试成绩着实不高,语文61分,数学79分,外语仅有36分,提升空间还很大。
一两位家长来找老师“猜成绩”还可以,要是全班同学都来,那老师自然是忙不过来。所以很多家长还是希望能重新公布成绩人,让学生不要再“盲考”了。这能否实现呢?我们先来了解下不允许公布成绩的用意吧。
期末考试不公布成绩,差生的自尊心守住了,那中等生该如何制定学习目标?
期末考试不公布成绩是有一定好处的,其中包括减轻学生的内卷形势、让学生不再过于重视考试成绩、让家长多花时间去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以及让差生可以不至于因为成绩丧失自尊。
但是不公布成绩虽然将差生的自尊守住了,那中等生又该如何给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呢?往往中等生是会将考试进步多少名、成绩提升多少分、向着班级里的第一名学习等,当做目标的。
而且考试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激起中等生的好胜心,激发他们更用功地学习的。如果不知道自己成绩如何,别说是努力提升成绩了,也很容易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定位,而成绩下滑。
最重要的是现在中考的竞争如此激烈,如果学生主动退出内卷之争,很可能就是退出了竞争上高中的名额,试问又有谁愿意读职校,愿意去车间当工人呢?那么家长该如何帮助学生提升成绩呢?
改变不了就只好适应,家长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从长远角度分析,中小学生考试不公布成绩是利大于弊的,但是对于目前处于改革阶段的学生来说,弊端是不可能被忽视的。既然我们改变不了现状,那就只好去适应。
建议家长给学生安排每个月一次的“自测”,然后对照答案帮助学生判分,必要时也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然后根据上次的考试分数,去制定下个月的学习目标。
如果觉得这样很麻烦,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作业的效率、课堂答题的速度,去衡量自己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总而言之,学生一定要有学习目标,目标最好是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为了更有学习动力,目标要尽可能地远大一些。
笔者寄语:家长为了知道孩子的考试成绩,已经和老师秒变段子手了。家长重视教育和望子成龙的心态着实让人感动,不妨再多努力一些,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盲考”,让孩子成为更符合时代发展的接班人吧。
今日话题:你觉得应该公布考试成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