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回乡记|侯同佳: 双减后家长“卷”的程度, 把我惊呆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侯同佳]

双减政策已执行一个学期,学生和家长的教育压力有没有减少呢?

今年回鲁南老家拜年时,我参观了一个小学一年级学霸的卧室。

走进房间,映入眼帘的是占了一面墙的壁纸:“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创造未来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你”;衣柜和书桌前贴着“写作业要做到‘三个三’”“好孩子家规”“为什么要努力读书”“成长公约”“六种好习惯”的画报;世界地图、小学数学知识图谱占据了另外一面墙。小黑板、人体工学椅、防近视护眼台灯、计时器、电脑、电子钢琴,还有书架上摆放的《昆虫记》《中国上下五千年》等小学必读书目……

这个房间的主人叫小银,是某县公立小学一年级学生,父母是大专毕业生,现在在乡镇开小吃店。他们对小银寄予厚望:“我的儿子很聪明,四岁的时候自己就可以玩魔尺、魔方。我们这里的人自古对男孩期望很高,希望他能有明确而清晰的发展目标,只有学习得更多才能认清自己的目标,所以一定要让他上个好大学。”为了让儿子上好大学,小银的父母在经过了多次商谈后形成了三大措施,成功让小银成为学霸。

首先,要为小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

卧室的布置是由小银的爸爸设计的,“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创造未来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你”的墙纸、各种“好学生要求”的画报都是小银的爸爸亲手贴的:“让孩子时时刻刻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非常关键,要不断给他树立目标、灌输目标,让他自己想学习。”

卧室内的各种设施都是夫妻二人精挑细选的,其中小黑板300元、防近视护眼台灯一两百块。最值得一提的是那个人体工学椅价值7000元,在购买前遭到了小银的爷爷奶奶的不理解和反对,觉得小银的爸妈“败坏”;但小银的妈妈非常坚持:“我不在意别人怎么说我,他们不理解对我来说无所谓。现在的小孩学习非常辛苦,一定要让他们学得舒适,也要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写作业的姿势就很重要,买这个椅子就是希望他能舒服一点,也能防止近视。”

此外,买几千块钱的电脑是因为儿子想学编程,买三千多的电子钢琴是为了培养儿子的兴趣,还有书架上摆放的《昆虫记》《中国上下五千年》等小学必读书目加起来几千块钱,都是为了打好基础,以应对越来越重要的语文考试……

其次,科学而高效的安排学习时间,同时注重周内、周末和假期的劳逸结合。在书桌上,小银的父母贴上了每日学习要求,清晰的写出周内和周末的学习要求。

其中周内的要求如下:早晨要晨读古诗、课文、词语和成语及其含义。每天晚上回家注重积累、预习和复习,即在课本上积累词语、成语和扩展知识,在错题本上积累数学错题;在晚上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知识、画出难点,在第二天带着问题听课;在当天或近期复习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及其应用;复习语文和数学练习题。

周末和假期的要求如下:每天晨读20-30分钟;做老师布置的学校作业和家庭作业;练字;抄写古诗、词语和成语;背诵今天布置的古诗或课文,并熟读第二天要学习的古诗、课文。

小银妈妈惭愧的说,在这些要求中有的没有完成,但是在和小银妈妈后续的交谈中,我发现除了学校里布置的作业,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和背诵任务都可以完成,有时小银妈妈还会因为当天布置的两张数学试卷太简单,儿子20分钟就能写完,而要求儿子再写一张,导致儿子“吵啊、闹啊、不听话”的情况。

最关键的一招是注重家长的责任,强调家长与学生共同努力,即父母相互督促、主动加压。小银妈妈在小银刚上一年级时非常希望小银考不好,“我的儿子在幼儿园就把二年级的功课学完了,上课的时候觉得自己都会,就不好好上课,总是趴着睡觉。所以我就希望他考不好,这样可以给我和儿子当头一棒,让我们有继续努力的空间。”

期中考试,小银排在班里中等位置,妈妈“如愿以偿”,开始和爸爸一起商量怎么提高儿子的学习成绩,于是他们做了分工:妈妈负责辅导儿子完成家庭作业;爸爸因为要忙店里的生意,所以负责在家庭作业完成后的阅读,此外也会根据小银的需要和兴趣自学,然后再教给小银,现在小银的爸爸已经开始背单词、研究编程。为了防止懈怠,小银的妈妈还要求爸爸监督她:“家长和学生都要端正学习态度,我玩性很大,一旦没有人督促我就会懈怠,所以我就让他爸爸监督我,否则就没有动力。”

为了督促小银,更为了督促妈妈监督小银学习,爸爸偷偷在卧室里装了监控,监控正对着小银的书桌,有一次小银的妈妈没有按照计划带着他学习,小银的爸爸就给妈妈打电话问为什么没学习,这才让小银的妈妈知道自己和小银都在被监督,自那之后都不会再出现不按时学习的情况。经过小银和爸爸妈妈共同的努力,小银在期末考试中如愿“拔尖”。

双减政策的初衷在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但是小银和父母的表现却表明双减政策执行后,学习压力并没有真正的减少,而是从学校转移到了家庭,这似乎与逐年增加的文凭压力不无关系。

在与诸多年轻家长的交谈中,我发现没有家长再否认学历的重要作用,这些80后、90后父母自己是初中或中专学历,在经历了挣钱难的困境后,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上好大学,至少也得是大专学历。他们表示文凭是农村孩子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只有上大学才能离开农村,才能过上比农村生活更好的城市生活。一些抱着遗憾心理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好好学习,不要走自己的“老路”。其中也不乏一些发现自己孩子有天赋的家长,他们坚信只要好好培养孩子,孩子就能上好大学,小银的父母就是典型。

在家长对学生产生高期待的同时,双减政策作为确保教育普惠性的“减压”政策,在客观上导致学校不再是督促教育竞争的主体:“双减政策后最大的变化就是老师不布置作业了,老师就不知道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学生的教育只能靠家长督促,家长抓得比之前更紧了。”

在双减政策之前,老师可以通过留作业的方式,实现学校内和学校外的教育联动。在学校老师的督促下,好好写作业、听课的学生就能与不认真的学生产生分化,从而在学校教育资源相对公平的情况下实现竞争和淘汰。

但是双减政策以后,教育资源的投放仍然相对公平,但是强制的低度普惠使老师不能再通过留作业实现课堂内外的联动,导致老师对学生学习的督促能力下降,而希望通过教育获取社会竞争优势的家长和学生,不再满足于学校老师的教授,只能在额外投入家庭资源的情况下回应高期待,正如小银的妈妈所说:“现在老师教知识,家长管教育。”

当教育的高期待和双减的低督促共同发挥作用,家长开始主动承担教育竞争压力;但是家庭相互间的差异与分化,让家长们愈发感受到自身在精力和资源上的力不从心:“我在感情上是不想让儿子那么累的,但是小银同班的小周,已经拿了口才比赛两个省级奖,这都是每天他妈妈打出来的……而且我们家和小敏家也不一样,他们家一个物理博士,一个数学博士,家庭氛围肯定比我们好,他们下了班不可能天天抱着手机看,孩子也就不会天天看手机。父母怎么样,孩子怎么样,父母知道的多,孩子就能知道的多。”

这导致家庭情况一般的家长倾向于前置竞争压力,即在家长力所能及的小学和初中阶段督促学生“抢跑”,实现在学生高中阶段进入更好的资源环境,最终赢得教育竞争。小银的爸爸说:“我想让我的儿子上中科大少年班,这个少年班在初三、高一和高二招生,要想上就得在物理竞赛中获奖。但是小学和初中不可能教高中的东西,我们就得督促他学习,先在小学学完高中的语文和英语,再到初中时学物理、化学。”

这样的家长并不在少数,在他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家庭被动卷入其中,小银的叔叔无奈的说:“我闺女现在二年级,因为没有上幼小衔接班,很多拼音、数学知识没学过,但是一些家长让他们的孩子在幼儿园就提前学完了,他们不让老师再教一遍,否则他们会觉得自己花的钱浪费了,老师迫于这些家长的压力就不教了。女儿跟不上,只能靠我们自己给她补,好在现在慢慢追上来了。”

高期待的家长们带动整个学校的教育压力不降反增,面对手机上说的一些学生因为课业压力大抑郁、跳楼的消息,看到身边一些因为学业压力太大而主动辍学在美容店打工的小姑娘,这些家长坚信是学生基础不牢、总是考不好导致压力过大,如果一直考第一名就不会有压力。

“我在抖音上看到,小学到高中一共有3万个知识点,小学六年只有9000个,剩下的2万多个都在剩下六年,所以必须要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打好基础,提前学好那些没有压力的语文和英语,这样以后学起来不费劲,才愿意学上去。”小银爸爸充满期待的说:“这次期末考试小银考的不错,现在考完了、小银也放假了,就没让他学习,等到大年初七就会回归之前的作息和节奏,把学过的知识点都过一遍,把即将要学的学一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