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他清华毕业不上班, 生个女儿, 一学期只上半学期, 把日子过成了诗

“独特性是天才的基本特征。”这句话的概括确实精确,我们所见的天才总是在某一方面可以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以供普罗大众瞻仰、崇敬。而有这样的一位清华毕业生,依靠着高智商过上诗情画意的生活,独辟蹊径教育出优秀的孩子,此人就是《最强大脑》选手——王昱珩。

仅凭一双慧眼,就可识水的千百样子、观折扇开闭之谜、辨美人各色唇印,王昱珩目光如炬,心自清明。在《最强大脑》的节目上,他一战成名后,江湖人戏称王昱珩为“鬼才之眼”,粉丝对这个神一样的男人则叫一声“水哥”。

从短处看出长度

王昱珩过去右眼的瞳孔,因为受到外伤而无法变焦、对焦,视力由于负担过大从正常直降到0.4,甚至被医生告诫随时有可能会转变为失明性青光眼。在受伤的初始阶段,王昱珩的视觉画面从我们常见的几何立体变成了二维平面,眼中所见的世界,与病前相比,几乎是一片支离破碎。

在《最强大脑》强者如云的舞台上,“水哥”却是以微观辨物而参加比赛,在“微观辩水”的阶段,他牛哄哄的表现,让各位观众直叹惊艳。之后,王昱珩又在与日本队的国际对抗赛中,再次神一般地战胜日本选手。而且,在两次的节目中,他都是以碾压的方式赢得比赛!

当然很多网友在看完电视后,难免怀疑,这是不是综艺节目的一贯套路:作假。而王昱珩以自己的学识、见地完全征服了观众,他说他辨识水的能力凭借的是想象,甚至这其中的奥妙他也琢磨不透。

正如雨果所说:“敢于冲撞命运的才是天才,”王昱珩的厉害让我们不能用普通人的角度看待,简直就是“神”一般的男人。

高材生的奇妙之家

王昱珩学霸出身,当年以设计专业的第一名,远超第二名的高分进入清华美院,毕业之后的他并没有选择进入社会工作。

因为公司、体制的条条框框都让这个设计师格外郁闷,不过王昱珩倒是和广大的艺术家一样,有着点儿“自闭”的特征,他宁可与植物叨叨各种琐碎小事,宁愿对植物倾诉,也不想和陌生人有过多的交道。

你要是有机会去了王昱珩的家,那可能会恍然觉得自己进了某个自然公园里。从飞鸟走禽到丰富植物,上至碧蓝高空,下至深水湖泊里的样样生物,还有蓝色海洋的珊瑚鱼类,他家里都能找到踪迹。

一堵石墙上,垂直分布的热带雨林植物群落错别有致,墙角的小水池,耳边宛转的鸟鸣,可爱的多肉,珍稀的花木,种类繁多的龟类,甚至还有直抵天花板的树木,都显示着这个家里的别样风景。

或许,他也并不是个孤傲的神,而是一个内含诗意,热爱生活的文艺人。

文理皆出众

因为王昱珩将自己的时间交给了山色花鸟,人文艺术,现在我们窥见一角他丰富饱满的世界。王昱珩所学专业是设计相关,他的绘画功底很是深厚,一般人都是先确定轮廓,由大到小,完善细节,他却反其道而行之,拿起笔就从事物的灵魂——眼睛开始动手,也没有铺底,可成品出来依旧栩栩如生。

空闲时间,树脂画也成为了他的一种消遣,这样的人做什么都到了极致,仅仅两次,活灵活现的小鱼就被创造出来了。

书法、弹琴、针线、陶艺……王昱珩所设及的邻域简直是五花八门,样样是精妙绝伦,我等常人真是望其项背,拍马也跟不上啊。

王昱珩曾经在家里做分组饲养培育,抢了生物学的饭碗;设计植物的灌溉系统,偶尔捣鼓下水泥建筑,甚至还有现在大热的机器人行业,他也要试一试,做得还有模有样。别看他总是宅在家里,钻研自己的,在学校,篮球队的先锋可就是他。

王昱珩的聪慧与博学,让我们赞叹,可就其本质言,也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过于热烈的热爱而已。

爱女拳拳之心

要是有心人关注过王昱珩的微博,那很轻易就能看出,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儿奴。由于眼睛受伤,王昱珩很担心自己会再也看不见世界上的色彩,于是,他留下一幅幅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的图画,游泳、荡秋千……数不胜数。画笔下的五彩痕迹记录了父女俩相处的温馨时刻。

因为是带着女儿单独生活,王昱珩想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美丽的人生,就必须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觉得,一个女孩子要是有了广阔的见识,才能更好练就一颗荣辱不惊的心,所以他总是带孩子旅行,每次出门,王昱珩都要事先转好位置,踩准点,记住各种有风险的地方,确保万无一失。

王昱珩自己是个学霸,家里有个十米的书架,塞得满满当当,在他的影响下,女儿王一雯的阅读量已经远超同龄人,从插上想象翅膀的《哈利波特》、《三体》,到深奥晦涩的《时间简史》都有所涉猎。王昱珩向媒体表示,每学期女儿都有半学期不在学校,跟着他到处见识,但女儿的成绩依旧名列前茅。

对于王一雯的各种孩子气行为,王昱珩向来是合理地引导。女儿喜欢爬高处,他不拦着,只是默默在下面保护。

看见孩子犯错,绝不是严厉地要求,比如:王一雯在白墙上写字可以,但得惩罚两个人一起刷墙,还调侃“子不教,父之过。”让孩子自己体验芥末的辣,糖吃多了掉牙的搞笑,父女站在同一水平,心与心相互交融。

对于世界上的大部分父母而言,与孩子缺乏交流,难以有共同话题是一个通病,因为我们总想着给孩子最好的吃穿,最贵的用度,但那并不一定是孩子需要的。教育孩子,并不是声厉色疾的说教,而要潜移默化的家庭熏陶,通过温暖的陪伴,传递爱意和善良,才是塑造后代温润心灵的关键。

为人父母,用心、用情让孩子们感受到血缘的羁绊,逐渐完善灵魂的深度与亮度。我们的孩子,不必成为一个能够呼风唤雨的英雄,但必须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