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多少年来,考试成为老师给学生加压的最好办法,而考试分数也成了老师和家长评价孩子学习是否努力的唯一标准,长期以来,考试次数偏多、难度较大、质量不高,违背素质教育导向等,在考试内容导向、考试成绩和排名的压力下,学生们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教育的功利性也越来越强。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大幅度减少考试次数、减小考试难度、提高考试质量,严把素质考试方向,从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起到校内减负的作用。
今天,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对如何规范考试次数和内容等,提出新的要求,力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负担,具体措施如下:
一、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
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考试对发育较慢的孩子,可以说是一场灾难,特别是有些男孩子,书写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发育都较落后于女生,一二年级频繁考试,一次次打击着这些发育较慢的孩子的学习自信力和学习兴趣。
父母及老师千百次的鼓励和一次难看的考试成绩比起来,考试分数更容易让孩子抬不起头,甚至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而这种打击直接影响孩子的求知欲和自信力,从这一点来看,一二年级的纸笔考试毫无益处,相对不考试,不对孩子过早地进行分层、定性,是保护孩子未知欲和学习兴趣以及培养自信心的有效办法之一。
二、义务教育阶段其它年级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可适当安排期中考试),不得公布分数,排名,只允许实行等级评价,一般分4-5个等级。
大幅压减考试次数是此次校内减负的重要措施之一,教育部明确要求各地各学校各年级不得以测试、测验、练习、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初中因升学需要,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毕业班在下学期完成所有课程教学任务后,可在总复习阶段组织1-2次模拟考试,坚决禁止抢赶教学进度,提前结课备考等。
小学每学期只允许组织一次期末考试,这是教育部首次对考试次数做出的明确压减要求,以往各地每学期至少进行期中、期末两次大型考试,而单元考、复习考等校考一直贯穿教学始末,如令有了教育部的明令禁止,学生终于可以从频繁考试,压力倍增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了A、B、C、D(E)四(五)个等级,这也意味着考试成绩及排名带给学生和家长的压力会有所减轻。
三、考试内容、命题管理的规范
老师和家长们一直反应义务考育阶段,特别是小学的考试难度大,考试范围广问题,如今教育部也明确规定严格规范考试内容,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不得超越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进度等。同时在切实提高命题质量上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注重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试题比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
3、不出偏题怪题,减少机械记忆性试题,防止试题难度过大。
四、考试结果是为了精准分析学情,便于老师帮扶辅导,不得按考试结果调班、排座、“贴标签”等。
考试变味从考试成绩成为分快慢班、调座位、给学生“贴标签”的依据开始,学生一量因学习成绩而被“贴标签”或者把座位调至后排,这从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一个被老师“放弃”的讯息,被打击的孩子往往自卑、精神受挫,再加上周围学习气氛的影响,很难再奋起直追。因此这种以考试成绩为依据给学生排位置的做法实则是不给孩子翻身的机会。
如今教育部明令禁止这种现象,再加上要求老师针对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个性帮扶辅导,这对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才有意义。
总之,此次“双减”政策对校内减负和提高教育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减少考试、提高考试质量、只允许等级评价并合理运用考试结果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相信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选拔,而是能真正回归到育人目的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