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自两大方面的教育改革,让很多家长和学生措手不及:
一是考试改革。增加开放性、灵活性题目,将日常生活中的内容融合到考题中,把考试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
二是“双减”政策。严格限制校外学科类培训,减少作业和考试次数,禁止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
考试改革使得以往靠“死记硬背、盲目刷题”来获取高分的做法变得越来越不现实,要求学生必须调整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升思维的品质,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才能在新中考、新高考中胜出。
而“双减”政策则帮学生们减除了补习、家庭作业以及大大小小的考试等强迫性质学习任务,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主学习。但没有了补课老师的辅导,缺少了老师的监督和考试评价,也使分成来得更加悄无声息,那些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极容易通过“做做样子”蒙混过关,在中考、高考暴露出来时已经回天乏力。
一线老师:能够自主学习的学生才能够“赢下来”
在“双减”政策执行一学期下来,从学生们期中、期末考试的表现来看,学生们学习的分层明显加剧了。总的来说,谁真正勤奋谁就成绩好,谁上学浑水摸鱼谁就大退步。
那些自律性强的、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并没有受“双减”政策,上课还会认真听课,放学后会自行“加餐”,学习水平依然保持了不断提升的势头。那些不爱学习、自律性差的学生则恰恰相反,作业负担小了,不用去补习班了,老师监督和考试评价少了,考试分数和排名反正家长也不会知道,于是放飞自我,越来越沉沦。这两种学生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家长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只能接受被分流的现实。
新形势下如何进行自主学习?
真正优秀的学生,从来都是主动学习的高手,不会等老师喂一口自己才吃一口,他们坚持将学习过程形成闭环,经过充分的理解思考,使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内涵和技能。而一个学习比较完整的闭环是这样的:
1、预习。提前预习下节课要讲的内容,备注好自己不懂的地方或者认为是重点的地方,然后带着问题听讲,做到心里有数。
2、记笔记。坚持做笔记,将老师讲课时讲的重点难点记录下来,课后或放学后再复习一遍,加深记忆理解。
3、自测练习。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找一些练习题或试卷来做,通过做题来及时发现问题,尽早解决问题。
4、查漏补缺。将自己在看书、看笔记以及做自测练习时遇到的难题以及错题进行整理,有空的时候时常翻阅思考,逐个击破,使自己学习的漏洞和短板越来越少。
上面4点如果都能够做到的话,任何一个学生的成绩都不会太差,但前提是学习态度要端正,把“我被迫的”变为“我要学”。跟“双减”前那种由老师、学校出题的被动式学习比起来,自主学习的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知识学得更加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