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为什么要严惩 变相的课外学科培训行为

陌上青

寒假期间,宁波市教育局联合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民政等部门,集中开展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治理行动。其间,全市累计出动5817人次,检查排查了1166家培训机构,查处各类违规行为232起,其中查处转入“地下”等隐形变异的学科培训机构(含个人)47起。

意料之中的事。尽管“双减”政策实施已有一段时间,且力度空前,成效显著,但总有一些培训机构和个人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心存侥幸,玩起了惯常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把戏,采用化整为零、抑或从“地上”转入“地下”、甚至打着“素质培训”的幌子,违规从事学科类培训。

他们自以为聪明,实乃错判了形势。寒假伊始,教育局等职能部门就组织了检查队伍,对查实的机构和个人严肃处理,打消了被查机构、个人以及那些蠢蠢欲动者的幻想。

从查处的案例看,其违规行为确实非常隐蔽,如以托管的名义实际进行学科类辅导,以艺术培训名义从事学科类辅导等,而且违规行为不是很突出,如不认真查,还真查不出违规行为。

为什么职能部门对此次专项检查特别重视和认真,就是基于这样的考量:如放任变相的培训行为继续下去,那么,“双减”政策就难以为继,时间一长,可能就会半途而废。道理很简单,不严惩培训机构的隐形变异行为,用不了多久,他们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大,政策的口子就会被不断突破,到时候“变相培训”就会成为“正当培训”,“双减”政策就会被“打脸”,甚至半途而废,加重教育“内卷”。

违规学科培训隐形变异,查处力度一刻也不能松懈。查处行动零容忍、无死角、常态化,才能打掉违规者的幻想,坚定家长们的信心,持续净化教育生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