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邓小平重病期间, 问电视中的自己“这是谁”, 临终遗言, 寥寥数语

“他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卓琳说。

他走的时候,他的夫人卓琳被女儿搀着喊他:“老爷子!”但他没有回答她;那条常年在此处散步、被称为“小平小道”的路,他也不能再走了;他喜欢的《史记》和《聊斋》都在他惯常用的小方桌上,他也没法再去翻了。

这一切,都源于1996年12月那天,一个平静的早晨。

这原本是一个寻常的一天。九十余岁高龄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按部就班地起床,不出意外的话,他的早间生活本该是这样的:洗漱吃早餐后偶尔喝一杯茶,坐在书桌前去看今日拿来的报纸和文件。时间长了,有护士提醒他注意身体出去走走,他便起身,在院子里缓缓踱步。

但这次他没有起来,突然接连不断的咳嗽严重影响了他的呼吸,形势危机,随行的医护没办法解决这种突发情况,只好将邓小平紧急送往301医院。

尽管大家都在默默祝福祈祷总设计师能够平安健康地回来,但这几乎成为不可能的奢望——患有严重帕金森综合征的邓小平多年来缠绵病榻,这种无法根治的神经系统疾病已经附骨之疽般缠了总设计师十余年,这导致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始终是在医院里度过的。

1997年的元旦,邓小平的状态难得不错,心情便也难得好一些,便叫随护人员黄琳打开了电视。他那时的视力已经很糟糕,看人识物都很模糊,但今天精神头不错,便眯着眼睛聚精会神地辨认电视上出现的人。

“那边正在走过来的人,是谁啊?”

电视离得较远,邓小平觉得那个出现的人很熟悉,但分辨不出人脸,便开口询问黄琳。

这是一部纪录片,黄琳朝屏幕上看了一眼,随即笑起来:“那就是您啊,您好好看看。”

这部纪录片是电视台新出的,名为《邓小平》,主讲邓小平一生的功绩,一共十二集。黄琳晓得邓小平听力不好,便坐在床边,把那些赞颂他的话语一字一句告诉他,说得多了,邓小平便避开黄琳的目光,脸上浮现一抹异样的羞涩。

这个表情对这位向来安静沉默的老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黄琳对此感到讶异却也有几分开心——总设计师的精神不错,这是否意味着身体在逐渐好转呢?

他们希望出现一个奇迹,也希望铸成一个奇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997年2月7日是这年的春节,但身体状况糟糕的邓小平无法离开医院,照顾他的医护们便也不肯走,他们在邓小平的病房附近待着,随时等待着被需要。

距离新年不过十二天,医疗专家们的竭力抢救没能留住他的生命,九十三岁的一代伟人邓小平在2月19日与世长辞。

对于在1992年以后偏居一隅的邓小平来说,近乎每天都有媒体报道邓小平的逝去,甚至引发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狼来了”传闻,但这次不是玩笑——人们甚至没能反应过来,没来得及对他表示敬意。

在邓小平即将去世的时候,黄琳问是否还有什么想留给后世的话要说?总设计师也许是回忆了一生的往昔,而后比较平淡的说:唉,没什么好说的了,毕竟,该说的也都说过了。

最终的遗言,言语寥寥。

一生为民的总设计师临终前曾有过失落,因为他终究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再去自己亲手铸建的经济开发区走一走,也没有等到自己亲手促成的香港回归。但斯人已逝,英灵不朽,我们却始终能从那些文献和历史中,在他曾走过的路中,去触摸时光的掌纹,探寻他一生的功绩。

一、开国元勋邓小平

翻开史书,回望党的历史,邓小平的身影却深深地贯穿古今,让我们始终不能忘记。

邓小平出的原名是邓先圣,出生于1904年8月22日,既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都担任了党的重要职务,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战功。

总设计师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一个普通的村子里,尽管家境并不殷实,但刻苦努力的邓小平在1919年的时候考入了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并就此前往法国,开始一边读书,一边打工的勤工俭学之旅。

在法国,他加入了旅欧共青团,开始了一生政治革命家的生涯。

算下来,总设计师的前半生几乎都是在戎马中度过的。

毛主席曾说:“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论文论武,邓小平都是一把好手。”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土地革命时期,邓小平和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家开辟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随后作为中央代表开始百色起义,在两党合作破裂时做着艰苦的地下工作,却始终不怕困难,不怕危险。

在抗日战争时期,与师长刘伯承共同开辟了晋冀豫边区抗日根据地,与彭德怀一同指挥百团大战,大大消灭了敌军的嚣张气焰,在战争中,始终担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解放战争时期,与刘伯承一同作战,在对战中让敌方压力大增,领导了数次重要战役,数次冲破敌方的军事战略,最终摧毁了敌方主要军事力量,为国家统一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建国后,邓小平更是主导了西南地区的土地改革,恢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保卫了当地人民的和平。恢复高考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九二共识,一国两制……这些无疑不在表明这位老人的雄心壮志。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于中苏关系的恶化,中美两国的关系迎来了转机。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2年来访中国,迎来两国破冰之旅。

总设计师亲自主持了与尼克松总统的谈判,并在1979年7月率领代表团访问美国,使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结束了长达三十年的不正常关系。

这次建交不仅让我国的战略地位空前提高,也对亚洲的和平与稳定起了重要意义。

无论建国前还是建国后,这个开国元勋,邓小平都当之无愧。

二、恢复高考第一人

“微笑迎考,成功在望”

“立振兴中华之志,树报效祖国之心”

如今已是六月份,高考刚刚结束,像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作为一种公共选拔的机制,高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也为人才晋升、社会选拔建立了直达通道。

但提到高考,我们便不能不提到邓小平,不能不提到1977年那个令万千学子兴奋的年代。

在“上山下乡”运动中,有无数的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下乡工作,这些被称为“知青”的青年们下乡的过程可作为一时盛况。尽管知青们在运动中开辟了田地,增加了粮食的出产,但许久招不到新生的大学已陷入人才枯竭之中。

毕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大学主要实行“推荐入学”,学生进入大学不看成绩,只看出身,这就有很多初中教育、甚至小学教育的学子升入大学,而大学功课紧凑,他们即便认真也很难跟上教导。

人才大量缺失,教育落后,心知推荐入学教育弊端的邓小平决心改变。

1977年8月4日至8日,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的座谈会,邀请了多位教育工作者共同商谈。——没有人赞同继续实行推荐入学,邓小平便当即做出了恢复高考的决策,得到了全体参加者热烈的掌声。

决策很快下发下来,时年冬天,我国迎来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高考。

高考开放了!

这个政策犹如平地一声春雷,传到了全国每一个学子的耳中。

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这代人已经等了整整十年。

离开课堂,离开书本已经太久太久了,能有机会再次跨入大学,重新捧起书本,几乎令每一个知青都能热泪盈眶。远离了知识已经十年的人们,把全部的汗水和努力压缩在这短短四十六天之中,力求挤上这唯一的独木桥,人生的分水岭。

因缺少足够的书籍,渴望改变命运有资格报考的人们蜂拥而至来到书店,人数之多,行动之急,几乎把书店厚重的玻璃门挤碎,而在高考前出版的辅导书——《数理化自学丛书》,近乎成为学子求之不得的“圣书”,发行达到了可怕的7395万本,截止今天,这个销量仍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在这年冬天,我国共有五百七十万考生走进了高考考场,出现了父子、母女、姐妹同聚一场的盛况。“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尽管在这五百余万考生里只有二十七万余人考上,但却使更多人看到了未来的希望,纷纷开始学习,以获得这个改变未来的机会。而做出了这个令人振奋决定的邓小平,更是被誉为“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

有知识的用知识报效国家,有技术的用技术报效国家,高考的意义便在于此。高考是神圣的,也是亲民的,在恢复高考的四十余年里,有无数人跨过了人生的分水岭,做上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实现了自己多年以来的愿望。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讲,“高考”是青春岁月,代表着努力,拼搏,汗水与奋斗,但在1977年,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讲,高考的意义远不止此。出身、年龄、性别……种种限制下,它是人们的唯一出路。走上这座独木桥,便有机会逆转命运,这不可谓不重要,不可谓不影响深远。

高考制度的恢复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也缓解了我国人才稀缺的问题。被迫断裂十年的教育开始大幅度发展,有了出色人才文化方面也有显著提升。而这一切,都应当感谢当年做出果断政策的邓小平。

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1976年10月,十年的混乱结束,邓小平重新开始思考新时代我国应该走的路。

尽管1978年我国的经济相当于1965年有一定提升,但这远远不能缓解社会的矛盾。人民生活依然困苦,生产技术依然落后,与其他先进国家也依然存在不小的距离,心忧人民的邓小平决定破而后立,重新走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全新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在1978年12月,邓小平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用人民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破冰之矛,这次关乎国家发展的伟大转折就此拉开序幕。

在1978年以前,我国主要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并仿照苏联同样开启了公社和农业集体化。不可否认,这在建国时期的经济恢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前期,国家生产力很低,生产的物资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而由国家分配,可以将供给稳定在一个基本的水平线上,但时代和国际形势始终在变换,我国的人民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开始日益激化,随着发展,票证政策开始逐渐落后于社会。

每个月的物资都是按票证来,包括粮、油、布匹等必需品,分配权始终高度掌握在国家手里,而人们通过勤劳的工作,手中也逐渐攒了钱,但在这种形式下,哪怕拿再多的钱也依然买不到急需的用品。

而在工作中,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与商品经营都实行强制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单独的人不能拥有个人财产,尽管这在某些程度上对人们有益处,每个人都有东西分,因而不会忘记任何一个人,但劳动的结果与懒惰一样,生产者又怎样能有生产积极性呢?而没有兴趣扩大生产的后果,就是大家都只依靠“大锅饭”过生活,丧失了发展经济的动力。

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而改变国家现状唯一的答案,就是改革。

在1978年11月,以邓小平为首的新领导班子决定开始对内改革。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了“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实行了新政策的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村民如此说。

在那一张张笑脸上,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从心底发出的欢欣雀跃。

农村包干颇有成效,农民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创下了新的高峰,在城市,由于国家放松了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使得国营企业们也迎来了新的发展。

对内改革一片光明,形势大好,邓小平当即决定趁热打铁,加快改革的步伐。在邓小平的支持下,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由于放开政策,吸引外资及各个小公司在当地发展,试验经济特区大获成功,发展最快的深圳更是被称为改革开放的窗口。

这些经济特区的创建对于我们意义是十分深远的,“毛主席让我们站起来,邓小平让我们富起来”,他们不仅仅为对外开放加深了经验,也大大加快了我国现代化的历程,使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使每个人都能“有钱赚,有钱花”。

念经济发展,当思邓小平。

我们始终不能遗忘邓小平,在历史转折中,他拨乱反正,给予人们必将成功的信念,带领国家明确了社会主义,走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之路。

我们无法遗忘邓小平,经济特区的好处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的,他和他的继任者们始终都在努力,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而奋斗,并在这条路上砥砺前行。

在国际上,邓小平首创了“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回归问题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一国两制”的制度不仅反应了我国对和平统一的殷切盼望,也表示了我国对两地同胞的关切。

他是个伟大的领导者,也是个热爱散步、喝茶的普通老人。他是邓小平,也是我们永远屹立在我们面前的一代伟人。

转自墨斗史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