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韵教育说
双减政策,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实现快乐教学的终极目标。
2021年9月1日秋季开学,全国中小学实行双减政策,推出众多具体的举措,其中“不允许校外补课机构开设学科类科目”,是影响最大最深远的。
不允许补课后,所有节假日、周六周日、放学后的时间都是学生的,学习生活过得更加惬意自在了,这也符合双减政策的初衷。
当初实行双减政策的时候,家长非常担忧学习强度下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那么双减政策实行1学期后,结果怎么样呢?
双减实行1学期,“终极尖子生”浮出水面
3月1日是全国中小学开学的日子,从前一年的9月1日开学,到这一年的3月1日开学,正正好好是一整个学期。
从考试结果、老师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都能选拔出双减下的“尖子生”。
据一位初二年级的老师讲述:
“双减政策成果还是比较显著的,尖子生已经慢慢浮出水面了,不过双减政策的尖子生与此前的学霸差别并不大。自己班级中的第一名,成绩非常稳定,期末考试成绩总分在708分以上,各科成绩都很平均,几乎没有瘸腿的科目,包括体育与健康。而这个第一名在初一的时候,学习成绩也非常不错,成绩一直稳定在前10名,实行双减后出来的这批尖子生,也都是初一阶段班级里的前10名学生。”
通过这位老师的讲述,我们能知道,双减政策实行后,尖子生的人选并没有变,依旧是班级里的种子选手,也就证明家长此前的关于学习强度减弱的担忧是多余的。
双减前后的学霸差别不大:都拥有绝对的自律性
双减后,不允许补课了,一些自律性差的学生,没有补课班老师的督促,没有课后补课班的巩固,学习成绩自然会下降。
这类学生双减前,可能在班级里处在中等的排名,但是绝不是学霸。双减后这类学生没有了补课班的加持,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从中等生一下子跌为渣子生。
从前班级里垫底的学渣,因为学校学习强度加大,学习模式的改变,学习成绩也会发生改变,一部分人学习成绩提升,一跃成为中等生。
要说双减实行一学期学习成绩不变的,一定是尖子生,从前是学霸如今依旧是学霸,到了高考也是不可多得,考上重点高中的大学霸。
通过双减,检验出自律性强的大学霸,他们不靠父母,不靠老师,不靠补课班,完全是自觉性学习,这样的学生往往就是中考、高考上的终极尖子生。
清北高材生:成绩从来不是补课补出来的
双减前后最大的差别就是“不允许补课了”,剩下那些不公开排名、小学一二三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不允许分重点班等,都是补补课下微弱的后续影响。
实行双减1学期,不让补课也有半年之久了,还是有家长不适应,想方设法给孩子张补课班,比如钻政策的空子,找住家教师进行家教补课,再比如找一些小黑作坊补课,生怕自己不补,其他孩子偷摸补,自家孩子屈居人下。
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不管是双减前还是双减后,补课从来不是决定学生成绩的关键因素。
一位考上清华的大学霸曾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学习经验,他表示:
“我从小到大都没补过课,包括我周围和我一样考上清华的学生,都不是补课补出来的。而且我们也不是特别努力的类型,不是班级里从早到晚埋头苦学的学生,而是专注度更高,遇到一道难题,一定要解出来,采取干别的事,否则就会一动不动的学。大多数时候都是学习的时候认真学,绝不受外界任何人事物影响,玩的时候尽情玩。”
从这位大学霸的话里能总结出来,真正的大学霸是自律性+专注度+天赋,三者缺一不可,他所说的学习的时候认真学,玩的时候尽情玩,也与双减的本质不谋而合。
双减政策的本意就是为中小学生减负,实现快乐教学。
从双减开始,到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结束,都是学+体+德,培养学生知识体系、品性良德,人格魅力。
今日话题:
双减实施1学习,你的成绩有变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