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小时候的人教版课本插图为什么总选名人丑照, 是为预防学生“犯花痴”吗?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不管是历史还是语文课本中,

所有课本插画的名人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笔者小时候甚至一度认为只有造型奇特才能当科学家、文学家。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爱伊斯坦

印象中的爱因斯旦,总是一头白发的老爷爷形象,让人不禁怀疑是不是做学术容易加速衰老。

其实,初高中教材这样设计或许是为了让学生们避免犯花痴,因为真实的历史人物颜值都是非常高的。

爱因斯坦年轻时是十分帅气的,不然也不会有两任妻子一直对他死心塌地。

至于为什么只有半身像,说出来大家可能会笑出声。因为咱们伟大的物理学家脚上穿的可能是她夫人的凉鞋?

原来,爱因斯坦有一个特殊爱好,穿鞋不喜欢穿袜子,关于不穿袜子,他自己也解释过:袜子经常被脚趾顶穿,还是不穿袜子省事点。

盯着这张照片看久了,似乎隔着屏幕都有那味了,哈哈。

被教科书坑了的还有量子力学的创始人普朗克

在我们印象里普朗克一直是个秃顶老爷爷。

从照片当中来讲,普朗克有些邋遢,不修边幅,有些秃头,就连头发都“炸锅”了,这是普朗克最著名的一张照片,也是我们对普朗克的基本认知。

然而,普朗克也有年轻时期,刚刚进入大学读书时,普朗克是一个典型的俊男,而且颇有气质,毕竟普朗克也是出身名门。

当了教授后,普朗克变得成熟了很多,唯一的区别就是他年轻时期一头秀发,似乎变短了,也变少了,成为大物理学家后,就成为了教科书上的普朗克。

难道这就是这就是传说中的:“我变秃了,也变强了”吗?

总结:

对于教材选择性忽视这些名人年轻时照片,而选择中老年照片的原因,很多人认为是告诫学生:“帅没有用,还是学习最靠谱。”

但是笔者认为,教材编委会的初衷是通过插图,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习热情。毕竟课本上密密麻麻的知识点,现在以我们成年人的阅历,可能觉得插画只会影响大家阅读的速度。

比如笔者上大学时的现当代文学史,通篇只有密密麻麻的汉字,不见一个插图。

就像现在网络小说的流行语:女人只会影响我拔剑的速度。

但是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还处于学习的探索阶段,他们的学习可能更需要一些有趣的介入点来吸引他们,如果没有插图他们可能会觉得知识过于枯燥乏味,添加了插图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增进理解。

但如果特别好看的或有趣的优质照片,也有可能让他们的关注点偏离主题,毕竟现在的孩子大多早慧,对于好看的异性可能小学高年级就开始关注了。

因此咱们的教材才会选择这些帅哥“年老色衰”之后的照片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