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省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全国百万考生和家长们都十分紧张,希望各自能取得一个比较满意的成绩。十年寒窗只为今朝,金榜题名是所有学子共同的追求。从古至今,也有不计其数的读书人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走上仕途之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直至清末才逐渐废除,正如如今的高考一样,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优秀的人才,那科举制和如今的高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的差异?两者各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来剖析一下。
古代科举制不同于如今的“一考定终生”,有着极为繁琐的程序,可谓是征途漫漫,过关斩将。当一个读书人开始走上科举道路时,迎接他的第一关便是要考取“秀才”,分别要考县试、府试、院试,能得到这个功名已经实属不易,但这才是四级考试制度中的第一级。
在考取秀才之后,便可以参加第二级考试,也就是所谓的乡试,通过者便可以成为“举人”,考到这里就相当于半只脚踏入了官场,取得了小小的胜利,但只是基层,如果想要进入更大的官场,便要继续通过考试,考取“贡士”,被录取后就来到了最后一关“殿试”,结束后进行排名,也就是我们通常听到的“状元”、“榜眼”、“探花”。是不是听起来就觉得非常复杂?
而且除了复杂之外,科举考试并不是年年都有,明清时期为三年举办一次,其中的乡试在秋季,会试在次年的春季,大概是三月份左右,而殿试的考试时间在会试后的次月,地点在京城,也就有了流行的“进京赶考”,三年才有一次,让读书人的压力剧增,考中的难度也就更大,错过一次,便要再等三年。
那科举制的内容是什么呢?明清时期的乡试、会试都要考三场,其中第一场要考我们通常所说的八股文,题目从四书五经中选择;第二场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公文写作,古代考的是论、表、判等;第三场是策论,很像我们现在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
这样看来,古代的科举考试要比如今的高考难的多,且不说考试的内容,在时间成本上,对于年年都有的高考而言,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导致竞争压力也更大;除此之外,考试的对手,不限地区不限年龄,你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在和你争取仅仅只有那零星的机会。据说在乾隆年间,通过会试的才只有96人,可想而知它的难度多么大。
虽然科举制着实存在着很多缺陷,但是在当时的一千多年中它是进步的,为国家选拔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它这样的作用正是我们今天要继承和发扬的。如今的高考同样也是秉持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是优秀的学子通往成功的道路,无论是过去的科举制度还是如今的高考,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