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参加了2022年的研究生考试,从考试报名被取消,到志愿填报遭恶意篡改。
她的考研路一波三折,到底是谁在背后搞鬼?
人性之恶
幕后黑手究竟是谁,警方正在调查中。
有网友猜测是熟人作案,也有网友认为是竞争对手在背后搞鬼。
事实真相如何,不能妄下结论,但网友的质疑,也不无道理。
毕竟,此类事情发生得太多太多了。
2016年,山东胶州市考生郭某看到同学常某高考成绩出色,心生嫉妒,又怕常某成绩好挤掉自己,恶意篡改常某的高考志愿,导致常某未被心仪大学录取。
2021年,某985大学的一名班长,为了保研,恶意篡改和自己成绩相近同学的论文等作业。
这些篡改他人志愿的人,无非是嫉妒心理作祟,或为寻求一己私利,拉他人下水。
这就是人性最大的恶:见不得别人好。
看不惯别人好,本质上是知道自己不行。
正如东野圭吾《恶意》里写的:
我恨你抢先实现了我的理想,我恨你优越的生活,我恨我当初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我也恨我的懦弱,我恨自己运气不够。
我把对我自己的恨一并给你,全部用来恨你。
殊不知,嫉妒别人,并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篡改他人志愿,并不代表自己就能考上,即使钻空子考上了,也不代表能力就在他人之上。
何况,恶意篡改他人志愿,更是违法行为。
犯罪成本
那篡改志愿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呢?
实际上,刑法上并没有单独规定“篡改高考志愿”的罪名。
对于此类犯罪行为,主要是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进行论处。
除非后果严重,才能“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才能“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不能被认定为犯罪,只是处以5日至10日拘留的行政处罚。
犯罪成本较低,没有特定的罪名予以处罚,是篡改志愿事件频频发生的一大原因。
处罚与造成的危害相比,很难令人信服。
恶意篡改他人志愿的行为,简直是在挑战我国教育制度的公正性,让万千学子产生不信任的心理,是对我国人才选拔的一大危害。
特别是在疫情下,社会资源紧张,招聘门槛越来越高,考研成为很多人的选择,2022年的考研人数更是高达457万,考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过,对于篡改他人志愿的人,不该只停留在谴责上,更要反思:
为什么如此重要、事关考生前途的网络信息系统,能被如此轻易地攻破?
很多作案之人,并非专业黑客,也不是精通网络的高手,仅仅是十几岁的初中生,就能轻松攻破招生办的网络安全防控。
志愿填报系统之所以被轻易攻破,其实是“弱口令”问题。
就如小张被篡改考研志愿来看,想要修改账户密码,只需知道注册的邮箱、姓名和身份证等信息,不用发送手机验证码也能重置密码。
填报、修改志愿,仅有准考证、密码等信息就能完成,是一个不小的隐患。
更别说很多学校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都是发一张纸,让学生一股脑的填写上去,碰上有心之人,想要记录下别人的高考信息,轻而易举。
篡改百名同学中考志愿的吉某某,就是通过自己的手机,复制班主任发在微信群里的初三毕业生名单,登录中考志愿填报系统,尝试输入密码“12345678”,进入账户,就轻松篡改了他人的中考志愿。
这还只是普通学生,如果碰上专业的技术黑客,后果不堪设想。
毕竟,数据时代,信息的丢失,往往能让一个成年人崩溃。
作为普通人,自己的信息有什么好被人惦记的?
这就是典型的获得性启发式的思考方式。
信息安全问题和疾病一样,没有降临时,无人在意。
一旦来临,一切就晚了。
就像考生不在意个人信息,志愿会被篡改。
职场人储存的工作文档丢失,那他可能会丢饭碗。
拿去修的电脑被盗取信息,那这个人可能将会面临难以承受的社死。
信息裸奔
肉体死亡是一种死亡,信息死亡也是一种死亡。
诚然,数据信息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它始终是把双刃剑。
虚拟化、数字化、信息化正在重塑我们的日常生活。
曾经有公司通过大数据检测员工访问求职网站次数、上网时长、聊天记录等内容,以此判定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
还有不少高校在公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名单时,直接将学生的完整身份证号码公布于众。
学校没有对保护学生信息的敏感度,用人单位更是堂而皇之地收集员工信息。
种种案例表明,我们的信息裸奔,除了有心之人搞鬼,也有大众对个人隐私权的不在乎。
一知名CEO曾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开放,相对来说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
不得不承认,事实就是如此。
很多人似乎已经默认放弃一部分隐私得到一些功能的交换行为。
所谓的“我已阅读”,就是大家放弃个人信息隐私的表现。
个人信息权的让渡确实方便了你我,支撑了现在的社会运作。
但这种让渡,是具有牟利性和控制性的商业运作,侵犯了个人隐私。
互联网那端的人完全可以凭借一些信息,将你的肖像和社会关系清晰地画出来。
过度的信息泄露,不仅不会给我们带来便利,反而会影响社会秩序。
疫情防控的流调报告里,个人隐私泄露后带来的各种网暴,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组织,都要谨记,保护用户信息就是保护自己。
越是数据发达的时代,越是要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