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期,很多学生上学都是走读,生活起居由家人照料,一门心思搞好学习就可以了。
升了初中或高中之后,很多学生去县城或市区读书,就成为了一名住校生,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之余,还要抽空洗衣服、收拾床铺,虽然一开始会不习惯,但是住过几个星期之后,也会慢慢适应。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虽然没有在自己家里住方便,但住校生活也能让学生变得独立,拥有生活自理能力。
学生们离开父母来到学校住校,很多学校对住校生都会比较关心,有一些老师,还会前往学生宿舍查寝,顺便了解住校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一般情况下,老师会去学生宿舍查寝,但不会主动给学生洗衣服。日前,辽宁丹东一名班主任,却主动将20名住校生的脏衣服带回家,其老公还主动帮忙清洗,从下午4点钟洗到晚上11点才洗完,花了不少精力。
根据老师拍摄的照片来看,20名学生的衣服占满了车子的后备箱,清洗晾晒之后,摆满了家里的晾衣架和凳子,太阳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晒,那就更加“壮观”了。
老师主动帮忙给学生洗衣服,不管怎么看,都让人感到非常暖心。
但是在网络上,也有的人提出质疑,其中一位网友就说,穿这些衣服的孩子也不小了,不可以自己动手洗吗?还有一位网友则指出,不提倡这种行为,学生会变懒惰,学不会独立。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与质疑的网友不同,有的网友则觉得这件事很暖心,认为这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做到,这是心里住着学生的良心老师和家属,还有的网友还给这位班主任及其丈夫贴上了“最美的教师”和“最优秀的后勤部长”的标签。
是不是“最美”我们不知道,但这名老师及其丈夫的暖心之举,的确感动了很多人,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也获得了不少人的称赞。
坦诚地说,这些学生应该是初中生或高中生了,网友认为他们应该独立起来,自己洗衣服的观点,倒也没什么毛病。但这件事,如果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就不能过早评价和下结论。
面对网友的质疑,班主任的爱人解释称,这些住校的学生都是县里的,回家很麻烦,路上需要花三两个小时,因为疫情原因还停车了,学生们没有晾晒衣服的地方,没法洗。老师这才将学生们的衣服带回家清洗,晾干之后再送回给学生们。
从老师家属的话里,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关键信息。
第一,这些学生是从下面的县里来到市区读书,回家很远,而且现在没车不能回自己家;第二,因条件限制,学生们没有晾晒衣服的地方,也就不方便自己洗衣服;第三,这些学生不是懒惰,而是不具备条件。
因此,老师将20个住校生的校服带回家清洗,是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不是溺爱,是疼爱和关心,事情真相让人感到很暖心。
试想一下,如果这些学生是初三或高三的学生,老师主动帮他们清洗衣服,也能让学生将心思放在冲刺考试上。不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的老师,可能都不会有这样的举动。
话说回来,有的网友对老师主动给学生洗校服提出质疑,也揭示了现在很多家长对教育孩子的转变,并不鼓励过度宠爱或溺爱孩子,家长能够有这样的改变,还是很难得的。
曾几何时,有的家长溺爱孩子,让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想要什么,父母都会尽可能满足。
这种教育方式,虽然看似疼爱孩子,实际上却毁了孩子,导致有的学生上大学之后,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不懂得照顾自己,最后无奈退学,让人感到很可惜。
正是出现了这样的“巨婴”,才让一些家长痛定思痛,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想重蹈覆辙,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变得坚强勇敢、积极阳光。
实际上,辽宁丹东这位班主任主动给学生们洗校服这件事,与溺爱学生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不能混淆,也就是说,溺爱与关心不能混为一谈。
当然了,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如果孩子可以自己解决遇到的困难,那就不应该主动插手孩子的事情,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可以试着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务,比如自己的鞋子、衣服可以让他们自己洗,每周打扫一两次卫生、洗洗碗筷,这可以帮助孩子摆脱依赖大人的习惯,学会生活自理能力。
另外一方面,如果学校的住宿条件还可以,也可以试着让孩子住校,住校可以帮助孩子变得独立自主,变得坚强勇敢,对于他们以后的人生来说,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互动话题:老师将20名住校生的衣服带回家清洗,你支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