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年的这个时候,“史上最难的毕业季”的话题都要冲上热搜,高校毕业生年年递增,所谓的“最难毕业季”可以说是只有更难,没有最难。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821万人,2019年834万,2020年874万人,2021年,这个数据飙升到909万,而今年,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相关数据,高校毕业人数将创历史地突破千万,达到1076万人。
不由得想起视频平台中流行的一句话:“往后形势会更加严峻“,因为相关数据表明,明年的毕业生会更多。曾几何时,大学毕业生是天之骄子,大学生那就是高级知识分子,国家包分配工作,一人考上大学,全村都光荣。
看一组数据就知道了:198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才14,7万人,后来大学生数量慢慢增长,但整个80年代,高校毕业生最多的1989年,人数也就57.62万人。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大学生人数开始迅速上升,到2001年的时候,大学毕业生突破百万大关。
2004年,高校毕业生突破两百万,2005年这个数字就到了306万,2007年,高校毕业生达到447万,2008年突破500万,随后更是一年一个新台阶,直到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千万。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我们海南省的户籍人口大概974.38万人。也就是说,我们今年的毕业生的规模已经超过了海南省的人口,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据。
毕业人数节节攀升,一年一个台阶,难怪有大学生感叹:”每一届都是最难得一届“。读书为了什么?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说,读书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如果要从事快递,外卖行业,要去工地搬砖,进厂打螺丝的话,那还上大学干嘛呢?初中毕业或者上个职校就可以了。
一千多万高校毕业生,哪里有那么多的”好“工作呢?在大学生们的眼中,所谓的好工作其实并不多,除了几个大厂之外,就是体制内的工作了,公务员,老师,医生之类的。
但是这些岗位,显然是无法接纳这一千多万的毕业生的。只能是择优录取了,以今年为例,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3万余人,报名总人数超过了200万,创造了历年来的新高。本次招录一个职位的平均竞争比例在60人以上,最热门职位达到了20000:1,从千里挑一到万中选优。
竞争如此激烈,因此一部分毕业生会选择考研,继续学业。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就只能开始漫长的求职之路,一边毫不犹豫地排除掉制造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的工作,一边感叹就业形势不乐观。
是工作真的不好找吗?也不完全是。跟大学生就业难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我们的制造业劳动力缺口很大,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依然非常强劲,很多工厂都存在招工难的问题,这就形成了“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局面。
对于大学生来说,寒窗苦读十几年,最后要和初中,职校毕业生去抢饭碗,去送外卖,进工厂大螺丝,到流水线上成为一个普通工人,多少有点心有不甘,觉得自己莫不是读了个寂寞。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中考的时候就要分流将近一半的学生去技术学校,职高就读了。
很多行业需要的是技术性的人才,而不一定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高校毕业生人数太多的话,会导致技术型人才的短缺,而大学生又不愿从事这样的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就业的时候难免高不成,低不就。
当然,大学生也要放下身段,
今时已不同往日,现在高等教育早已进入到全面普及的阶段,大学毕业生也从上个世纪的凤毛麟角和天之骄子,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普罗大众和泯然众人矣。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也不一定要执着于大厂和体制内的工作,不管怎么说,先找到一份工作干着,再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