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为什么教师家庭容易出学霸? 因为父母懂得小学阶段要狠抓这三点

曾经有这样一个调查,在2007年到2016年,这十年之内,全国共录取760位顶级学霸,其中35.09%的学生来自于教师家庭,这个比例是最大的,其他分别是公务员家庭,工程师家庭等等。

当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不少家长都认为是正常的,在“双减”之后,孩子不允许上补习班,之后教师家庭的孩子,在家中就可以受到有关学校的教育,这是其他职业的父母不具备的优势,很多父母都觉得心里不平衡,在网上也经常出现,一些对于教师父母的不恰当言论。

然而,教师子女能够称为学报,真的是因为父母在学习上的帮助吗?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这些学霸的身上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学习习惯好,学习自主性强,喜欢阅读,兴趣广泛等等,这都不是课堂内容掌握得好就能够做到的。

在教师家庭中,父母或者其他的家人,会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相比于知识的传授,他们更偏向于做好对于孩子的规划。教师父母往往能够更加理解孩子,知道孩子的成长特点,从小学开始就着重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在小学打好基础,之后的初中,高中,大学,成绩优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从这些教师家庭的教育中,不难看出,他们重视孩子小学的学习,那么在小学阶段,需要重视哪些点呢?哪些点需要狠抓呢?

1、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孩子一生受益。很多孩子从小学开始,父母就没有重视孩子的学习习惯,只重视孩子的成绩,或者连成绩也不在乎,认为孩子进入中学,自己会主动学习的。结果导致了,原本小学成绩好的孩子,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初中,成绩一落千丈。孩子初中学习任务繁多,孩子不会抓住学习重点,不会记好笔记,作业永远要拖到很晚,经常要被老师批评。

所以父母需要从小就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字迹干净整洁,课后做好复习预习等等。看似习惯很小,只要能够养成,就能够为中学的学习助力。

2、重视课内学习

课本知识是学习的基础,很多父母在课外给孩子报一些奥数班,在小学就要去学习中学的知识,孩子很难学进去,即便学得好,也没有学习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只是满足了孩子的虚荣心,还会影响到老师课内的教学,这是得不偿失的。

孩子基础知识打牢,就急于拔苗助长,既影响孩子的当前学习,也影响孩子的未来。所以,父母一定要引导孩子立足于课本,立足于课内,不要觉得其他孩子会一些难懂的知识,就一定要自己的孩子去理解。且不说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同,只要基础打牢了,哪些看似难懂的知识是很容易学会的。

3、父母要学会规划

小学对于孩子是第一个学习阶段,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小学开始,父母就要给孩子做好规划,不用太细,有一个整体的规划,知道孩子小学每一年大致的走向就足够了。比如可以把小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学习不紧张的时候,要让孩子多花时间在语文上,打好基础,做好积累,培养阅读习惯;在三四年级,孩子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时候,父母要发挥孩子的优势学科,弥补孩子的弱势学科;在五六年级则是要专注弱势学科,提高孩子的整体水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