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新的“职业教育法”的审核通过,引起了很多网友和家长的讨论,多数家长都认为中考分流过早,期盼学生们都能“直升高中”,等到高考的时候再分流。
支持普及高中的家长:初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对“未来”的概念非常模糊,也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过早分流只会泯灭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和信心。
反对普及高中的家长:如果孩子中考都被分流出去,就算普及高中之后,那也只是混了个高中毕业证,还不如提前去学习相关的技术,尽早步入社会,知识变现呢!
高三学生的年龄、眼界、见识以及未来的人生规划,都要比初三好很多,但普及高中真的是说说那么简单吗?
北大教授:建议实行10年义务教育
职业教育早就该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从九年制义务教育改为十年一贯制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到高中毕业后再分流,这样既有利于教育公平的推进,也为孩子们争取了更多的机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院院长姚洋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高精尖人才,这也是普及高中的第一前提,而且有利于教育的逐渐公平化以及降低家长的内卷焦虑,减轻教育压力。
其实,作为家长而言,都希望孩子能学有所成、出人头地,但目前的教育资源是否能承受所有孩子一起读高中呢?
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或许有一天真的会普及高中,但短时间内实行的可能性真的不大,师资、教室、校舍等等都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是任重道远需要慢慢解决的问题。
其实,家长们不用过于焦虑是否能普及高中,普及高中是大的环境和政策影响的,个人也无能为力,唯一可以改变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家庭教育。
退一步讲,就算普及高中了,还是会结合中考成绩分配学校,成绩优秀的孩子进入重点高中,成绩中等的孩子进入普通高中,而成绩偏差的孩子就只能进入靠后的学校。
本来是进入职高的学生,摇身一变进入普高,但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排名最靠后的高中和职高又有什么区别呢?只是名字换了而已,但本质上没有改变多少。
现有的师资和学校肯定放不下所有学生,如果普及高中就会重新建学校招老师,所以进入新学校的学生大概率就是那些本来中考分流到职高的学生。
人是环境的产物
虽然不能直接说重点高中的学生就比普通高中学生好,但综合来看,重点高中学生的综合实力,要远高于普通高中的,毕竟入学成绩摆着呢!
在某些角度来看,应试制度确实有部分瑕疵,但“一分定天下”的应试制度也是最直接有效的人才选拔方式。
如果孩子智商没有问题,其实,只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状态,虽然不一定能考取985重点院校,但考取普通本科还是没问题的,关键点就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
说句最不好听的话,学生时代是最没有压力的,如果连学习这一件事情都搞不好,要想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真的很难令人信服。
在谈到“10年义务教育”的时候,北大教授姚洋还提到了一件尴尬的事,原来他的两个博士学生,在帮自家初一孩子检查作业的时候,看到试卷的初一数学题,竟然直接傻眼了:根本不会做,毫无思路。
“两口子都是我的学生,毕业后去美国知名院校读博士,两人的孩子上初一,而且是在北京知名学校,看到孩子的数学题后,两口子完全没有思路,只能在网上寻找答案”。
虽然,小学初中的知识点就那些,但如今题型多变,解题的思维模式较之前也不一样,就算身为博士,但研究的方向和领域也不一样,对初一的题型没有解题思路,也很正常。
但也透露出另外一点重要信息:初中的应试题型,确实难度较大,孩子们的压力可见一斑。
姚教授继续说到:这个孩子在一年的时间掉了几十斤,而且孩子特别喜欢长跑,再这样下去就完了,所以家长直接给孩子转学了。
“他说那所学校就是泯灭人性,很多初一的孩子都得了抑郁,这不就毁了孩子吗?”
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看到孩子瘦弱的身体背着几十斤的书包,甚至把孩子的腰板都压弯了,试问,哪个父母不心疼?
但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毋庸置疑,孩子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但如果在竞争激烈的应试制度下,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又如何拥有未来对生活和工作的选择权呢?
成绩并不是评判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条件,但优秀的孩子成绩肯定不会差,所以家长都会为了孩子的成绩而焦虑万分,毕竟有学历和知识储备,才有选择工作的权利。
除非家里有矿!
作为家长,最重要的就是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有了好习惯和目标追求,孩子肯定差不了。
博士生父母,看到初一的数学题竟然毫无思路,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