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张爱玲曾说过一句话:“出名要趁早。”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有一次在和大学生做讲座时曾告诫他们:“读书要趁早,要趁现在还未出名时。一旦你有了名气,你要应付的人和事就多了,就定不下心抽不出时间来读书了。”
其实,头条上写文章也是如此。写文章要趁早。
一个人在没有出名的时候,随便写,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得好也罢,不好也罢,只要三观正确,对你评头论足的人不会多的,写得好的大家点个赞,写得差的一般顶多少点一些赞,来自外界的批评类的声音不会多,于是无形中减轻了你的心理压力,甚至还有一些小小的成就感,自以为写得蛮好。可人一旦出了名,成了写作达人了,成了知名作家了,那提笔写文章的心理压力就会成倍地加大。因为读者对你的期望值一下就提高了。所以,大作家的产量未必高,因为他对自已的要求也严了。要么不写,要写的话必须要写得比较精彩,至少自己要感觉满意。那就难度高了。万一马马虎虎写了一篇,写得不太好。读者看了背后可能会跟着这样的一句话:“你看谁还是知名作家呢,写出来的文章也不过如此。”那对作家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其实我们做老师的也是这样。刚上岗的青年教师开一节公开课,或会上作一个发言,我觉得心理压力可能反而小一点。反正是青年教师,有缺点不足是正常的。上得好,说得好,那最好;上得不好,说得不好,那也正常。青年教师么,刚刚开始还在学徒阶段,大家都能理解。我们评课时经常有一句话:“作为参加工作只有三年的青年教师来说,这节课能上成这样已经难能可贵了。”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课还上得不错,另一层意思是还有一些不足。但评课者语言背后的潜台词是青年教师上课有不足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然后,如果你有了十年或二十年的教龄,有的甚至评上了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或评上了特级教师等,然后你在开课的时候,心理预期就和以前不一样了。因为听课老师对你的期望值在提高,一般认为,特级老师的课一定是特别精彩,否则就对不起这个称号。而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情况并非是这样的,骨干教师或特级教师的课一般来讲是比较好的,不会出现明显的方法性错误,但每节课都要上升到艺术的高度,那也是不现实的。所以,特级老师在开课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可能更充分一些,因为他也怕万一上得太差,被听课的老师在背后评头论足,毕竟是一件没有面子的事情。
由此可见,写文章也要趁早。你只是一个普通写手,你还没有出名,你还不是作家,你还不是知名学者的时候,你就写吧,只要三观正确,文笔基本流利,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绝对不要有什么心理压力。即使万一你将来出了名,成为了写作方面的高手和专家,你前面写好的几万篇文章中,挑一些再修改润色升华一下,再拿出来至少也能应付几年的。
晚上看书时,忽然想到这个话题,就写了以上几句话,目的是给自已打气,克服畏难情绪,不怕词汇缺乏,鼓励自已多动笔,多写短文,同时也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以上只是个人感想,未必说得正确,请读者加以甄别。感谢您读完全文,欢迎您给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