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俞敏洪: 我们用18年的教育去告诉孩子他是“失败者”

摘要我们现在真的是要用18年的时间去告诉孩子他是“失败者”,全社会都在或多或少地用着打击教育,一些家长更是喜欢,孩子做的好稍微夸奖,孩子做的差就狠狠地打击。家长口中永远有个“别家的孩子”;在学校我们听过多少次“你们是我教书以来带过最差的班级”,别忘了还有孩子一直都避不开的各种考试,各种打击。

俞敏洪在一次座谈会上说道:“我们今天的孩子们真的是用了18年的努力来证明自己是个‘失败者’,这个特别要命,你给孩子们传递的应该让他是一个成功者、一个有希望的人,但是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考试告诉他,你就是个‘失败者’。”

现实也的确是这样,很多家长一直都很喜欢打击教育,孩子做得好了就稍微进行夸奖,如果做得差了就狠狠地贬低。这样做孩子虽然可能会上进,但是一旦出了问题,没有结果,孩子就会很慌张,担心后果。

很多家长喜欢从小就到大就一直将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一直有所谓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即使孩子长大了工作难得回家一次,也会说隔壁或者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

走进学校,很多老师也都喜欢打击教育,相信每个学生的每个阶段总能听到“你们是我教书以来带过最差的班级”这类的言论。

我们现在的教育的确就是在用十几年的时间去不断打击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

在学校里,无论成绩好与坏,几乎每个孩子心里都有自卑的因素,成绩差的自然不用说,经常受到打击,甚至常常怀疑自己;成绩好的孩子,父母、老师总是要求他追求最好的,孩子一旦失败心里压力可想而知。

我们的教育目标总是以清华、北大作为孩子的目标,但是最后又有几个孩子能上得了清华、北大呢?

2021年高考人数为1078万人,最后能进入清华、北大的比例仅有0.065%。其中更重要的是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大学的仅占清华大学招生人数的40%,北大这一数据是47.46%。

也就是说进入清华、北大的大多数学生压根不是通过高考进入的。

即使孩子数十载从不松懈,一直努力最终终于如愿进入清华、北大之后又怎样呢?

北京大学的副教授北京大学的副教授徐凯文在2016年发表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北大有30%的孩子都有厌学的情绪,他们处在一种空心病的状态,不知道为了什么学习,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因为这些孩子到了清华北大就觉得人生的目标已经完成了,后面不知道何去何从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之下我想我们更需要明白教育给予孩子的是什么?

我们教给孩子的不是每一件事都要去和别人比一比,我们应该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声音。

就像龟兔赛跑的故事一样,我们刚开始可能跑得很慢,追不上兔子,但是我们向前奔跑不是为了超越兔子,而是为了去我们想要去的地方。家长真正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天赋。

找到孩子的天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实天赋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奢侈品,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的天赋是什么。我们的教育其实培养的是工人,是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工人。所以学校是不可能去花大力气发掘每个人的天赋的,学校只要将孩子培养得听话,能做事就好了。

寻找孩子的天赋只能靠孩子的家长。但是天赋是什么?是孩子在能个方面比别人聪明吗?答案是否定的。

杰克·沃伦在《习惯的力量》里面这样描述天赋,天赋是一个人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一个方向上,别人都觉得这太辛苦了,可是这个人在这个方向上却总是乐此不疲着,就是他可能的天赋所在。

就像被称为人肉打印机的绘画家金政基,在别人眼里他绘画从来不需要草稿,他也回应说他绘画基本不需要草稿,每次绘画前,画面95%已经全在脑海中了,每次画完一笔,下一笔该在哪里脑海中都会有清晰的位置。

在外人看来这般能力只有天才才会拥有,可是这都是建立在他从小持之以恒的练习之上。金政基说道:我每天绘画12个小时,却被人们称呼为“天才”。

我们的孩子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兴趣自己的光,成功并没有定义,难道只有赚很多钱才是成功?

每个孩子其实都应该属于自己的成功。任何时候都应该充满自信,即使平凡也要自信向前。

全文完,感谢你在这浮躁的时代能静下心来阅读,喜欢请点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